漳州长泰:产业“旺”促乡村“兴”

zz.fjsen.com  2025-07-15 14:06:3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无人机为农作物喷洒生物农药

在长泰区的绿水青山间,乡村振兴正迸发多元活力:林墩溪的碧水激荡赛事经济,陈巷镇新吴村的沃土孕育飘香苷茶,广袤田野上空无人机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多元产业协同发展,正为长泰乡村注入澎湃活力。

选手逐浪水上,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

林墩碧水“赛”出经济新活力

入夏以来,长泰区林墩办事处便热闹非凡。清澈的溪水边,“梦幻”鱼鳞坝亲水平台上游客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玩水的乐趣;赛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激烈的赛事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过去的林墩并非这般美好。

曾经,林墩因石板材加工导致生态环境一度遭受严重破坏。自2019年起,林墩果断关停1098家石材加工厂,大力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使得林墩溪重现清澈,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Ⅱ类,甚至在某些时段达到一类标准。而这湾碧水,便成为林墩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本。

2023年,林墩溪畔的林溪、石横、江都、美宫、乔美五村成立“五朵金花”联村党委,将昔日各自为战的“小舢板”联合成协同奋进的“大舰队”。“过去各村各自为战,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五朵金花”联村党委书记林国发介绍道,“成立联村党委后,我们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握指成拳,形成强大合力。”

在联村党委的统筹下,五村合力打造林墩水上运动中心,2024年4月建成,就成为福建省船艇运动协会首个示范推广基地,成功举办2024年省船艇联赛及“船艇运动进校园”首场活动,不久前举办的2025年闽台水上嘉年华暨福建省水上运动联赛(林墩站)上,210名选手逐浪水上,挥洒汗水,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赛事。数千名观众齐聚岸边,为选手呐喊助威,快门声与欢呼声交织,成为夏日里最热烈的记忆。

一场场赛事的举办,一座座体育馆、健身场的修建,林墩办事处的运动氛围越来越浓厚,承办的赛事规格也越来越高,今年来,先后举办福建省2025年和美乡村气排球大赛(村气排)漳州市分站赛、林溪村“乐动杯”全国气排球邀请赛,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赛,赛事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是经济活力和文旅发展的新机遇。

赛事期间,周边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等业态全面升温,配套消费突破300多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林墩始终秉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赛事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基础的同时,积极引入多元业态,提升产业附加值,让当地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赛事成功经验正加速转化为常态化运营,林溪村奎璧齐辉楼、石横村下圩古街区、美宫村水上运动中心营地等,一个个项目的建设正推动“一日游”向“多日游”升级,达到“1+1>2”的联建产业效益。

新吴“苷茶”香飘致富路

在距离林墩不远的陈巷镇,200亩苷茶树正静静生长着。新吴村这个坐落于吴田山半山腰的小村落,平均海拔650米,空气清冽,生态绝佳,水质富硒,本是得天独厚的“绿色宝库”。然而,与这满山翠绿形成反差的,是2022年以前村财收入几近于零的窘迫现实。

“守着金山银山,却换不来真金白银”,这份巨大的落差,如同沉重的磐石,压在新吴村党总支书记林湧铨的心头。如何唤醒沉睡的青山,让这满眼的绿意化为富民强村的发展动能?这成了林湧铨日思夜想的头号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3年,陈巷镇党委引导新吴村与漳州吴田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展“村企合作”。历时一年多,将到期对外发包的399亩山地收回,盘活周边零散山地资源,整合出685亩山地资源,为产业发展备足了“粮草”。

2024年1月,在陈巷镇党委和吴田山生态发展联村党委的积极牵线搭桥下,新吴村与长泰花仙谷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总投资2亿元的苷茶产学研康养旅项目在新时山地落地生根。

项目总占地约800亩,种植200亩苷茶,300亩紫花风铃木和黄花风铃木等乔木,硬化道路约8公里,配套绿化、亮化工程,延伸产业链,建设苷茶加工观光工坊、文化馆,打造特色康养旅基地。

项目的实施,为新吴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林湧铨算了笔账:“30年土地分红预计568.15万元,较上一轮承包价增加555.15万元,增长42.7倍。每年可增加20万元村财收入,苷茶产业达产后也可产生税收达200万元以上。”

同时,采茶季节还将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40个长期就业岗位与100余个短期岗位,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收入不比外面差,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两全其美。”新吴村村民张大哥说。

新吴村通过苷茶产业,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源头活水。“这满山的翠绿,如今真正变成了乡亲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村子也终于有了持续发展的底气。”林湧铨感慨道。

新吴村通过发展苷茶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村还是那个村,如今不再贫瘠;人还是那些人,却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机遇。

无人机赋能农业现代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长泰区陈巷镇,福建翔云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操作员正在操控无人机为农作物喷洒生物农药。植保无人机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飞行,雾化药液精准覆盖叶片背面,2分钟即完成一亩地的作业。

“相比人工,无人机效率高、覆盖匀、死角少、成本低,更节省农药且操作安全。”飞手石亚男介绍道。这家位于积山村的长泰区首家无人机培训机构,依托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培训资质与全链条服务能力,在长泰区开展无人机植保、测绘、吊运等业务。今年以来,翔云天科技已为长泰6个乡镇的农作物等提供植保服务,作业超2000亩,农药用量减少15%,农户亩均成本降低80元。

“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无人机产业前景广阔。”公司总经理连泽霖表示,“我们将同步完善基础设施与规范,释放长泰‘空中生产力’更大潜能。”据了解,目前,翔云天科技已培养持证飞手150余人,涵盖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及返乡创业青年。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长泰“空中生产力”的释放,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翅膀,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低空新蓝海”。

林墩的运动产业、新吴村的苷茶产业以及无人机助农的低空经济,长泰各地的探索与实践正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共同为长泰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陈玉师 林阿芬 文/图)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