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芦溪:古韵新风交织的人文厚土

zz.fjsen.com  2025-07-16 17:45:1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平和芦溪镇土楼代表绳武楼

东南网漳州7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文/供图)芦溪镇,地处漳州平和县西北部,因境内东、西两溪早年芦苇丛生而得名。这里历史底蕴深厚,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节庆文化、耕读文化、宗族文化、建筑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世界,也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家风家训 传承本土文化

漫步在芦溪镇辖区的各个村落之中,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给予人的第一观感就像是打开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家庙、宗祠等随处可见,在葱郁树木与秀丽山水的环绕下,一座座传统自然村落静谧地伫立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

在距离芦溪镇区不到两公里的蕉路村,坐落着闻名于世的绳武楼。这座被誉为“最精致土楼”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独特多样的文化风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和赞誉。

芦溪镇组织学生来到绳武楼参观学习

为让游客更深入地领略绳武楼的文化魅力,近年来芦溪镇持续深耕绳武楼文化内涵,举办了“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讲解大赛、第四届“土楼文化长廊”解说员比赛等活动,引领游客探寻绳武楼传承的家风故事,解读门楣楹联中的家训密码,增强人们传承本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芦溪镇还以特色村晚的形式,在绳武楼举行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样以“古建筑”为载体,铸造良好家风的,还有位于芦溪镇辖区内的东槐村和漳汀村东槐村依托始建于明代陈氏家庙中的陈氏家风家训馆,借助图文展示、物品陈列等方式,生动展现明朝大理寺卿陈扬美的典型事迹,让参观者深刻领悟传承家风、修身固本的重要价值,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得以赓续传承。而漳汀村则以村落内的阳明文化馆、城隍庙为依托,以讲好阳明文化故事、弘扬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为出发点,持续开展“家风家训”“乡土历史”等学习教育,让文明家风深入人心。

位于芦溪镇秀芦村的陈彩芹烈士牺牲地旧址

红色基地 弘扬英雄事迹

作为一片浸染革命热血的“红色”热土,芦溪镇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位于芦溪镇西北部的秀芦村,作为芦溪镇红色革命的摇篮,是当时省委机关——闽粤边委的驻地,是平和乃至漳州地区重要的红色文化宣传阵地。

在秀芦村内,南昌起义军秀芦会议旧址纪念馆、农民识字班旧址纪念馆、红军北上抗日誓师广场等红色景点星罗棋布,而陈彩芹烈士牺牲地修缮布展项目也即将竣工开放。

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遗迹,至今仍在默默诉说着革命先辈们波澜壮阔的奋斗精神,其中散发的红色基因,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芦溪镇时常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群体到秀芦村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红色信仰。

如今,随着辖区内诸多红色景点由分散的点串联成线,这些遗迹已然成为芦溪镇耀眼的红色旅游地标,吸引着众多游客怀着崇敬之情前来参观缅怀,也激励着后世子孙传承革命精神,坚守初心,在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芦溪镇开设小学生“芦溪咸菜”劳动实践课程

非遗美食 打造家乡风味

在历史的长河中,平和芦溪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芦溪咸菜”作为非遗美食,声名远扬。

近年来,为推动“芦溪咸菜”这一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芦溪镇推出了《芦溪咸菜宴:芦溪咸菜饭》等系列美食宣传片,向外界展示芦溪美食的独特魅力,吸引众多食客的关注,激发外界对芦溪美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此外,芦溪镇还大力支持芦溪中心小学开展非遗教育。学校搭建“耕茁”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设“芦溪咸菜”劳动实践课程,举办“一锅烟火醉初夏”咸菜饭烹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文化探寻中增长见识,使乡土文化基因融入学生的成长历程,让非遗美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在芦溪这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闽南古镇,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不断以文化铸魂汇聚力量。面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芦溪镇也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属于自身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