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万利达:“智造”未来新生活

来源:闽南日报 | 作者: | 时间:2019-05-20

车间“大脑” 实现智慧管理

经过几年努力,万利达一步步向世界顶级制造企业迈进。如今的生产车间,环境干净整洁,鲜见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速运转的机器。

走进万利达二楼车间,该公司开发的E-SOP系统,实现一键下发,排拉自动分配,视频指导等等功能,实现了SOP的无纸化、版本、上岗管控;自动包装流水线、投影仪测试自动流水线、AGV运输系统、工业园轨道运输系统,提高测试精准度,解放人力……

在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中,万利达始终专注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提升,持续加大智能制造方面投入,每年都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做设备升级与更新换代,不断提升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在车间的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屏幕上,以MES为中心的智能化管控系统正对计划调度、生产物流、工艺执行、过程质量、设备管理等生产过程各环节及要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每个工序的正常运转。“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可实现生产全程可追溯。”万利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长宏介绍说。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工厂生产实现了数据在自动化设备、信息化系统之间按照人的意愿进行有序流动,将整个车间打造成软硬一体智能中央控制平台,最终达到优质、高效、绿色、低成本的生产模式。“这犹如给工厂装上了‘大脑’,最终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慧化’ 。”林长宏说。

一个又一个自动化、信息化开发项目,让人感受到万利达正在工业4.0方面急速的发力。2018年,万利达顺利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工匠“孵化” 驱动科研发展

二楼车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平板电脑MMI自动测试设备正在工作。这道工序是产品出厂的重要环节,用于平板电脑专业的图像、声音、传感器、触摸屏等其他全功能检测。

“该设备填补了平板电脑自动测试的空白。”公司制造总监周志辉说。在技术攻克那段时间,周志辉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经常主动加班到深夜,“进行了多达十几种方式的测试。”

这样的故事在万利达屡见不鲜。

万利达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拥有研发人员200多人,对技术研发脚步从未停歇。每年,万利达投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费用5000万元,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截至目前,该公司研发团队共开发了364项新产品,拥有专利45项,研发出自动化称重控制系统,开发E-SOP平台等。2014年至今,万利达已有23项创新设计在省、市举办的“五小”创新项目评审中获奖。

“万利达有两大战略,一个是智能制造战略,另外一个是人才战略,人才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赖建榕说,万利达非常注重人才储备,每年到985、211高校招聘,并加强校企合作,如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万利达学院”,与南靖一职校联合举办年度校企合作在职员工技能培训班、技能鉴定考试;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创办“二元制”校企协同育人试点班。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内生动力,而企业车间则是‘工匠’重要培训阵地。”陈源说。在这里,犹如一所“工匠学堂”,接纳着技术能手、新生代蓝领等不同的群体,创设一线技术工人成长的环境,鼓励他们钻研技术、深耕于业、勇于创新。“最终孵化出新时代‘工匠’。”⊙闽南日报记者 陈小玲 吴明晖 陈晓云 通讯员 游雪慧 实习生 陈宇彬 文/图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