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区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明天开幕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1-10-21

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南网漳州10月21日讯(本网记者 卢丽娟)10月20日下午,“爱长泰 美长泰 兴长泰”长泰区全域旅游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长泰召开。会上,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林墩办事处等单位领导先后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长泰区按照“全域旅游、全域景区、全域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倾情培育、全力打造,推动全域旅游深入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旅游发展档次水平。

据长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严惠娇介绍,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长泰“撤县设区”元年,今后一段时期是长泰经济能级大跃升、开放层级大跨越、城市品质大提升的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长泰区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将于10月22日开幕,全区上下将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开启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新篇章。

全维度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全局着眼、全域设计、全区覆盖、全面推进的“四全原则”,始终把长泰作为一个大公园、大花园、大生态园、大景区来规划,率先完成《长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提出闽南乡村“微度假”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定位,为全区旅游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将旅游元素深度融入乡村规划编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原山原水原生态、原田原林原住民“六原合一”的要求,先后打造了“五古丰登”后坊村、“慢客生活”上蔡村、玉米村落古仓村等一批旅游主题特色村。

全产业推动融合发展。树牢“大旅游”发展理念,做好“旅游+”的大文章,推动旅游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以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把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试验田、龙头示范区,成功打造国家级4A景区十里蓝山、全省最大的旅游综合体——天柱山旅游度假区,全省特色小镇古琴小镇等一批龙头旅游项目,吸引桃李春风、建发“山外山”等2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落户。以“旅游+”促进融合发展,全面拓展生态观光、乡村体验、康养娱乐、休闲度假等关联产业,引入花仙谷、宝龙健康小镇、古湖生态城、英琪马术、恒源水世界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长泰,促进了旅游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增效。

全过程完善功能配套。树立“全过程优质服务保障”思维,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要素,优化旅游配套,打响“慢客长泰”旅游品牌,让游客乐意来、住下来、想再来。一方面,在“快旅”上下大力气,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078.9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通行政村道路均为等级路,联十一线先导段正式通车、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全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全面铺开,构建了立体式、高等级、便捷化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在“慢旅”上下足功夫,培育休闲农场和农家乐400余家、旅游民宿及精品酒店60余家,谋划生成田园风光、特色乡村、温泉度假、文化创意等旅游精品线路。

全方位提升旅游品质。坚持把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精神文化相结合、相促进,出台发展旅游产业奖励办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山水田园、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民俗、风土人情、地热温泉等优势资源,全面打造岩溪慢客生活、武安古县文化、陈巷田园风光、林墩温泉小镇、马洋溪生态休闲和文化创意带等旅游品牌,绘就了“桃源美景、农人农居、慢客人家、如诗如画”的动人画卷。

全要素保障旅游发展。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全域旅游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的富民工程,先后出台发展旅游产业奖励办法、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设立3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奖励旅游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旅游民宿管理指导意见、农家乐评审标准,成立民宿协会、餐饮协会,强化旅游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