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开展“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5-07-09

东南网漳州7月9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实习生 朱纭 文/图)暑假来了,留守儿童如何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7月7日,在位于平和县的崎岭乡彭溪小学,给出了一个“有趣”的答案。

当天,2025年平和县“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在崎岭乡彭溪小学启动。随后,平和县辖区内的钟腾小学、龙门小学、福山小学等其他5所学校同步启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平和县近年来借助政社校协同,铸造了一整套的关爱体系。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组织、高校资源,构建“教育+陪伴”的暑期托管新模式,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照护难题。同时,采用“小先生”机制,招募返乡大学生及高校团队担任志愿者,以“5+X”课程体系服务此次的6所乡村小学300余名留守儿童,重点覆盖新就业群体职工子女、父母双方外出务工、隔代抚养等特殊群体。 

立足于多元课程的赋能,活动精心规划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课程矩阵:在课业辅导方面,每日安排2课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支持;素质拓展环节,开设红色故事会、非遗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核心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综合素养;安全教育板块,组织开展防溺水演练、防身术教学等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家校共育领域,借助“家长开放日”、亲子共读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家庭在教育中的参与度。此外,还推出“筑梦阶梯”职业启蒙计划,通过职业角色扮演、高校实地参访等活动,助力儿童树立成长目标与职业理想。

对于返乡的大学生来说,该活动也提供了一个难得锻炼机会。活动中,深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展示,均是出自大学生之手。如小戏剧《稻草人,勇敢点》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儿童战胜恐惧;朗诵《在山的那边》以诗歌激发乡村孩子对远方的憧憬;感恩主题“绘本+手势舞”,用《感恩的心》培育养情感表达能力……

谈及此次活动的意义,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陈顺森表示,这个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平台,也将高校资源引入乡村。参与服务的“小先生”们通过心理关怀、课业辅导等,在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据悉,平和县“小先生,大课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8年。志愿者们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先后招募730多名返乡大学生,组建65个教育关爱服务团队,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各乡镇村小、工业园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度过快乐的暑假。8年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平和全县13个乡镇(场)35所农村学校,开展活动445场,服务留守儿童15200人次。

“我们将持续深化‘小先生 大课堂’品牌,坚守‘政社校’协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志愿者以专业服务传递温暖,共同打造平和县志愿服务品牌化、精准化标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平和县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朱金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