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漳州市疾控中心:贝奇野菜汁送检物无病菌

zz.fjsen.com 2013-08-22 11:1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解读专家:漳州市疾控中心书记洪照宽、解放军第175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秋娟

定义: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指某种精神紧张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

特点:起初由群体中的一人发病,其症状表现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精神紧张、恐惧等,当群体中其他人目睹该人发病,精神上受到感应,并相继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症状。

群体之间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会使该病在患者和周围人群中迅速播散,由于儿童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在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等情况下,更容易患病。

多发地带:该病发生地点多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尤其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或农村更易发生。尽管其症状多样明显,但是患者通过化验及各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预防: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并不可怕,可通过心理疏导自行缓解,恢复正常。一旦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首先要把发病的人隔离,然后由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明确告诉患者这些症状并非躯体疾病,而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同时,在环境中要避免不良暗示,如避免多人围观及对症状的过分关注,做到及时果断处理现场,这样流行就可得到控制。对于焦虑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选用镇静和抗焦虑药物,但多数患者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

病例:洪照宽介绍,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在漳州较为少见。2005年,安徽泗县大庄镇曾发生一起“疫苗事件”,几百名中小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后经卫生部调查分析,病因主要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责任编辑:蓝晓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