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民生 > 正文

漳州“非遗”获邀国家大剧院 首次组团赴京表演

zz.fjsen.com 2013-10-10 08:49  张韩丰 蔡晶晶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漳州“非遗”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东南网10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韩丰 蔡晶晶文/图)敲起大鼓,舞起凉伞,壮观恢弘的大鼓凉伞表演随着欢快的节奏,热热闹闹地跳起来。10月12日-10月20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将能一睹漳州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的精彩。

据悉,这次活动是漳州首次以“非遗”身份,“组团”走出去表演。

活动内容包括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捐赠国家大剧院收藏仪式、16场富有漳州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地方文化(非遗项目)图片展等。

大鼓凉伞、芗剧、木偶、剪纸、锦歌弹唱五种漳州艺术元素,经过一番创意编排,届时,《金鼓飞扬》、《十八相送》、《大名府》、《情寄金剪》等剧目,将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

据了解,芗剧起源于漳州锦歌,在台湾发展成熟,称为“歌仔戏”,然后又传回到大陆。芗剧的唱腔、声调,都从歌仔戏演变而来,如今,全国300多个剧种,芗剧是唯一形成于海峡两岸的剧种;漳州布袋木偶堪称一绝,主要靠掌上的真功夫。虽然漳州地处南方,布袋木偶反而被称为“北派木偶”,唱的是北调,如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大鼓凉伞起源于明朝,是流传于漳州市区、龙海一带的民间传统舞蹈。它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欢庆胜利时跳的一种群舞,场面壮观,气势恢弘。

漳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简奕耕表示,这几种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具特色,这次活动对进一步宣传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漳州对外城市形象及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 责任编辑:陈颖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