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政务 > 正文

病有所医惠民生——漳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综述

zz.fjsen.com 2014-01-03 16:43   来源:漳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广开渠道 人才引聘取得突破

2013年,市医疗卫生系统采取现场考试、考核,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直接入编等超常规的办法,在福医大、中医大、漳州卫职院举办了3场现场招聘会,共设380个招聘职位,现场签订就业意向书113人。

通过创新机制、定向委培、简化招聘、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政府经费补助等新举措,卫生系统人才招引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新招聘卫技人员数1375人,超额37.5% 。

此外,市卫生系统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的在校委培及招聘(选派)到乡镇卫生院的省、市级招标本专科毕业生等给予补助。同时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强化在职培训,进一步稳定基层卫技人才队伍。

健全制度 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据统计,2012年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383.38万人,参合率99.99%,居全省第一位。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和实施补偿比例等新农合主要考核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共有129.21万人得到新农合报销补偿,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长71.38%;基金支出11.22亿元,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长7.78%。

2013年来,市医疗卫生系统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在全省率先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实施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初步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新农合保障体系。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农村居民无需再次缴费。参合患者住院和部分门诊特殊病种治疗所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商业保险机构赔付比例最高可达80%。参合农村居民年度内报销最高封顶额达35万元(含基本医疗报销最高封顶额10万元)。

同时,新农合年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标准均比2012年再提高5%-10%。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开普通门诊统筹工作,补偿比例提高到70%。农村重大疾病保障病种增加至19种。

巩固深化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龙海市第一医院作为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补偿机制、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门诊、住院药品占比下降、患者实际看病负担下降、医疗服务成本下降,2013年1月至10月,药品让利总额达到了490万元。

在总结龙海试点经验基础上,市里出台了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重点的《漳州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增加了9个县级医院为第二批综合改革医院,让改革红利进一步惠及百姓。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医改,实现基药制度全覆盖,全市1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目录,不设患者自付比例,有效地减轻了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优化服务 营造医患和谐氛围

2013年来,市医疗卫生系统继续深入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三好一满意”活动,努力在强化服务、狠抓质量、严控医药费用增长这三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开展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抗菌药物使用、医疗广告、医疗美容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专项整治、督查共30场次。

此外,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立足实际,从行业特点出发,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出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满意度评价方案》,建成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对本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考核评议。2013年9月,芗城区通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建生荣获漳州市十个类别“最美漳州人”——“最美医生”荣誉称号,龙海市榜山镇卫生院院长、主治中医师方安海荣获“最美医生”提名奖。

⊙记者 冯思佳 通讯员 陈立萱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