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水口外围已设隔离网,拦截微生物、漂浮物和杂质

因城市发展,一水厂取水口水质易受影响,将进行迁建
东南网3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苏禹成 陈群 文/图) 今年年初以来,漳州市一水厂取水口氨氮偶有超标,近期超标频率趋频繁。昨日,漳州市环保局、住建局、水利局等紧急联动,在取水口增设隔离网、制水处理上降解氨氮浓度,并着手调查导致氨氮超标的原因。
一水厂主要供应西洋坪、瑞金路等老城区一带用水,约占全市供水量的八分之一。漳州水务集团制水分公司游经理表示,目前,氨氮超标在可控范围内,他们并未因此停产。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范春称,氨氮指标是警示性指标,并不是毒理指标,超标只是说明水被有机物污染,处理得当,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氨氮超标:
仍在可控范围水厂未停供水
针对漳州市一水厂取水口氨氮超标问题,昨日,漳州市环保局、住建局、水利局等部门紧急联动。
漳州水务集团制水分公司游经理介绍,今年年初以来,一水厂取水口氨氮偶有超标,近期超标频率更加频繁。
一水厂取水口位于漳州市区洋老洲附近,上游几百米处有西洋坪大桥,下游不到300米处为三湘江排涝口。这里通过泵站将西溪的江水直接抽至县后路的车间进行制水。根据生产流程要求,该水厂每天都会定期对源水进行检测,同时对生产后的自来水也会进行检测。一旦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该厂将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游经理称,取水口水源按要求氨氮指标不能超过1mg/L。
一水厂的供水范围主要为西洋坪、瑞金路等老城区一带,约占全市供水量的八分之一。“尽管超标,但都是在可控范围内”,游经理称,目前一水厂并未停止制水、供水。
部门应对:
增加水体围隔降解氨氮浓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取水口外围有两道隔离网。
漳州市水务集团制水分公司游经理介绍,这两道隔离网原本主要功能就是拦截水中的漂浮物和杂质,现在外围第一道隔离网已经更换成水体微生物隔离网。“这个微生物隔离网是近期刚换上的,长80米,入水深3米。”此外,在制水工艺处理方面,一水厂增加次氯酸钠氧化预处理,降解氨氮的浓度。
昨日下午,漳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就九龙江西溪水质氨氮超标问题进行部署。漳州市环保局局长黄建化表示,目前环保部门在市政府的部署下,正采取相关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一水厂取水口水源稳定达标。
漳州市水利局沙荣忠局长也表示,昨天中午已采取应急措施,让上游的南一水库加大泄水量,增加九龙江西溪的流水量。
□事件延伸
一水厂迁建正在推进中
除了一水厂外,漳州市区还有另外三座自来水厂,包括位于金峰谢溪头的金峰水厂,取水西溪,日供水能力3.5万吨,供应金峰一带;设在桃林路的第二水厂,取水口设在浦南北溪里,日供水能力15万吨,供应城区大部分自来水;漳糖水厂,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应漳糖及附近片区。
多年来,迁建一水厂及取水口的呼声一直不断。2006年,漳州市建设局曾发函漳州市发改委,建议迁建。知情人士介绍,理由包括一水厂取水口附近,已成为市民游泳的重要场所之一,且随着城市扩大,江滨公园芗城段建成开放,洋老洲取水口已全部包围在江滨公园,容易影响水质。
此外,取水口上游一公里内有西洋坪大桥,如果运输有毒物品的车辆从桥上驶过,不慎发生泄漏,存在重大隐患。除了西洋坪大桥及周边环境外,一水厂取水口的水质还受到上游各支流农业、养殖业、工业的三重“夹击”,包括天宝大水港流域、龙山溪流域的养殖业,还有平和花山溪流域的一些工业区等。
在去年漳州举行全市城市建设战役工作会上,漳州市政府曾明确将关闭一水厂,扩建金峰水厂。而金峰水厂将进行改扩建,供水能力扩至10万吨(远期15万吨),并改名为一水厂。
不过一年过去了,一水厂迁建工作并没有明显进展。对此,漳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该项目正在逐步推进。
【科普】解读: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范春
(曾参与修订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为何会超标?
取水口氨氮超标,产生的因素较为常见是养殖业引起的污染。比如,上游的猪粪直排到河水中,当河水超过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氨氮超标。此外,每个地区,因为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不同等,氨氮指标也有一些差异。
超标有害吗?
目前,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规定氨氮的标准值为0.5mg/L。
饮用水氨氮超标不能简单地说是否对人体有害,因为氨氮指标只是一种警示性的指标,并不是毒理指标。一般氨氮超标了,只是说明水被有机物污染,应当赶忙找到污染源。
而氨氮超标最终影响人体,是要通过与微生物等中间物发生反应后才可能发生。一般当氨氮超标时,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阻隔微生物、在制水过程中适当加大氯量消毒等,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