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提出三年行动计划纲要:
突出五大重点全面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
zz.fjsen.com 2014-06-08 14:00:4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山是一座北回归线附近极奇稀缺、极具特色的海岛。如何把这座美丽的海岛建设好?就是要立足于东山实际,突出生态、城乡、产业、文化、活力五大重点,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把东山初步建成生态优美、城乡宜居、产业繁荣、文化先进、活力迸发的美丽生态旅游海岛。 ![]() 打造生态优美的海岛
要像保护眼睛、爱惜生命一样,倍加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坚持严格保护、坚持公共开放、坚持可持续开发。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构建“三大网络”,实现“三大覆盖”。一是加快构建森林覆盖率超历史最高水平的生态绿化网。确立“一年5000万元”的投入机制,大种树,大绿化,抓好沿海、沿路,山体、村居,景点、节点等绿化,强化“爱绿、植绿、护绿”的管护机制,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提高森林覆盖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全岛绿化全覆盖。让全岛尽在林海绿波的环抱中,成为人人往向的绿色生态之舟。二是加快构建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的卫生保洁网。更加注重家园清洁,年内完成垃圾中转站、村级垃圾驿站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推进“垃圾不落地”,通过“户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一体化运作模式,建立日常保洁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三是加快构建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的环境保护网。进一步提升双东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科技和光伏玻璃两个产业园的污水厂建设;加快各村氧化塘、PE三化池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力争年内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加快推进环岛海域整治和陆域“两违”整治,抓好采矿区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等工作,切实保护东山“天蓝水碧”的良好生态环境。
打造城乡宜居的海岛
把整个海岛作为一座城市来规划、来建设、来管理,用闽南建筑风格统领全岛城乡面貌,重点加快“三个一体化”建设步伐:一是建设更加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钱往基层投,钱往农村投,进一步完善提升道路交通、公共照明、饮水安全、防洪排涝、广电网络等方面建设,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做到路、水、电、信息、生态等全覆盖,基本实现城乡生态、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二是建设更加均衡全面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解决农村的公共服务“短板”问题,着重抓好教育、文化、医疗、就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科学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向农村拓展延伸,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三是建设联动联通的城乡公共管理一体化。重点推进城乡的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汛减灾等公共管理机制体制建设,实现联动联通,一体管理。
打造产业繁荣的海岛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旅游、海洋水产和光伏玻璃三大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空间。一是以全域旅游为方向,做精做优旅游产业。从景区景点、设施配套、服务管理三方面入手,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景区景点建设方面,在加快提升风动石、海湾公园、谷文昌纪念园等18个景点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铜陵、马銮湾、金銮湾等三个旅游片区建设,积极推进“一镇一日游”,进一步做大旅游容量,力争在1-2年内形成7天的旅游容量。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为主,加快推进“两环、三通道”的交通路网建设,“两环”是指环岛路、环岛海上游,“三通道”是指陆海空三条对外通道建设,特别是环岛路要确保在2016年全面建成,形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庄园、马里兰等十个高星级旅游综合体建设,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台湾商品城等旅游配套项目,形成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健身、休闲等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在提升服务管理方面,落实“一年1000万”宣传促销投入,巩固充实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构建全县智慧旅游系统;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二是以三产联动为主导,做活做全海洋水产产业。进一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整体提升,着力打造300亿元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一产要加快发展现代渔业。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和深水养殖业,着力解决水产加工原料短缺问题。同时,进一步培育壮大高优现代农业。二产要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水产企业“退城入园”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升级。三产要发展水产商贸物流。用好用足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平台,加快建设远洋渔业码头,完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和市场网络,促进水产商贸物流繁荣发展。三是以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为平台,做大做强光伏玻璃产业。全力加快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旗滨玻璃作用,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引进上下游的配套产业,促进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抱团崛起,着力打造千亿元的玻璃产业集群。 ![]()
打造文化先进的海岛
东山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一批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着力实施三大举措,加快海峡文化名城建设。一是文化育人。深入研究、挖掘、弘扬关帝文化、道周文化、涉台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用这种特有的精神元素陶冶人、鼓励人、激励人。二是文化惠民。通过加快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让全县人民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三是文化创富。加快关帝文化产业园、海洋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注重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演艺娱乐、体育休闲和节庆会展等相关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化、项目化、旅游化,让东山这张文化名片更加享誉内外、璀璨生辉。
打造活力迸发的海岛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作风建设、深化改革三大工程,激发东山发展的一切活力和动力,为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提供坚强保障。在项目建设方面,抓好“四个一批”,强化项目带动。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做到提速一批,开工一批,引进一批,谋划储备一批,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态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在作风建设方面,抓好“四大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积极开展“重心下移访民情、挂村挂户全覆盖”、“求真务实敢担当、服务发展建新功”、“转变作风走前头、清正廉洁我表率”、“美丽东山我的家、生态建设在行动”等四大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打造一支敢为敢当的干部队伍。在深化改革方面,抓好“四大领域”改革,着力先行先试。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着力率先在重点领域、城乡统筹、海岛生态、对台对外等四方面求突破,构建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制体制。
漫漫雄关从头越!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信心满怀,成竹在胸,只要上下同欲,矢志不渝,爱拼敢赢,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必定能早日建成!通过努力,东山将成为一座国内外游客云集的旅游海岛,也是一座全县人民在具有国际等级的环境中幸福生活的美丽海岛,是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之一!
(作者:中共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