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磁窑村:古村勾勒富美新蓝图

zz.fjsen.com  2014-09-05 09:27:3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9月5日讯(通讯员 刘建龙 叶斌 朱添喜 本网记者 卢丽娟)水清园美路通畅,绿遍山野花溢香。近日,来到东山县杏陈镇磁窑村,树木苍翠的村口公园首先映入眼帘;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环村穿巷,村民房前屋后繁花簇锦;窑山公园内花草争荣竞秀,村庄犹如铺开一幅水彩画。

“村子变得这么‘水’,以前怎么也不敢想象!”面对古村新貌,70岁的曾朝顺不无感慨,他纳凉所在的村口公园,便是村庄蜕变的缩影。

这里长期垃圾乱堆乱放,蚊蝇孳生,饱受群众诟病。去年4月,磁窑村着手拆除片区空心房、旱厕和违建物,清理陈年垃圾,添种凤凰木、重阳木、红千层等各类景观树500余株,日日春、满天星、等花卉7亩,并添置石桌椅、草地灯等设施,昔日垃圾堆化身“小公园”。

“这几年村民钱袋子鼓了,但乡村仍然‘脏乱差’:猪圈旱厕多,垃圾处理不善、道路坑洼不平,后璧山宋窑遗址缺乏完善的开发保护。”村主任曾华明说。

为改变乡村环境,去年来磁窑村投资125万元,建成总长1200米的进村路、村内路和环村北路;新设20多个分类垃圾箱,配套绿化、亮化工程;整治排水排污工程,布设地下排污管道;投资85万元,完成宜居片区一期工程项目改造,建成老人活动中心。今年全村拆除“空心房”、临时搭盖、猪圈、旱厕50多处,面积达3500多平方米,村民纷纷拆除废旧猪圈、清理垃圾杂物,掀起植树种花的热潮,村容村貌为之一新。

磁窑村自宋代开基立祠,相传宋时建有8条窑炉生产青釉瓷器,产品销往海内外,磁窑村因此得名。村中后璧山宋窑遗址出土的瓷片,与南宋龙泉窑瓷片胎质、釉色和装饰艺术基本相符,被列为县二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何将宋窑遗址这一“金招牌”与乡村生态融为一体,被提上议事日程。

后璧山多长中草药,自古有“药山”之称,磁窑村着手休整、补植虎咬癀、土牛膝等草药,使之连片形成“百草园”。同时根据生长形态,对山上7株二百年以上的古榕树、2株百年榆树进行命名,“回眸一笑”、“琴瑟和鸣”等浪漫的名字,使古树群成为富有意蕴的天然影棚。

为打造宋窑文化乡村旅游,去年4月底,磁窑村开始修建窑山公园:针对宋窑遗址,在网格化视频监控基础上,采取“周边住户——村治安主任——派出所”三级防控措施;建起公园入口绿地和步游道,下阶段将保护性开发1-2座仿宋代斜坡式结构龙窑,再现宋代龙泉窑风貌,设置瓷器展厅收集展示出土器皿,建设一座瓷艺吧及陶瓷体验生产线,供游客参观、体验。

村里原计划在山下修建一条水泥路,经县、镇领导考察指导后,村两委决定改水泥路为原生态漫步道,使之与窑山公园旅游整体规划相协调,于是村里在山下进行覆土垫平施工,并在两边种花植草,规划形成火龙果采摘体验区,联结龙舟池农家乐,打造沿山风情观光带,现已初见雏形。

眼下,杏陈镇正致力打造“富美、宜居、宜游”的东山岛“生态旅游产业门户”,磁窑村将与前何村雅美宜居片区、大产村渔排餐饮、八尺门古渡等,串点形成杏陈镇‘一镇一日游精品线路’。常言道:“任督通则百脉皆通”,打通宜居和宜游“任督二脉”,古老的磁窑村正勾勒出富美新蓝图。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