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漳州园林技术交流会”课件一《大树移植工程技术要点解析》
zz.fjsen.com 2014-10-09 16:52:33 来源:海峡花卉集散中心 我来说两句
第一课大树移植工程技术要点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建的公园、广场、游园、星级的宾馆、高档的小区等场所,要尽快使绿化见效果,这些都要求我们要移植相当数量的大树来进行绿化装饰。单纯地用小苗栽植来绿化城市的方法不能满足目前城市建设的需要。然而,在大树移栽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移栽技术和相关措施,导致了大量的名木古树死亡,经济损失严重。据统计,我们每年因为移栽不当造成大规格死树为近百万棵。说到底,我们不缺少栽树的人,而缺少的是移栽的步骤和细节。 理论和实践均认为,保证大树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在于根据树种习性,掌握适当的移栽时期,尽可能地减少根系损伤,适当剪去树冠部分枝叶,及时灌水,创造条件以调整地上部分与根系间的生理平衡,使根系和枝叶尽快恢复生长。 常理来说:种树有三死,积水必死,深栽必死,晃动必死。 判断一棵树有没有成活,主要是看有没有长出新根,而不是看是不是发芽。如果没有长出新根,大树消耗的都是树体内储存的养分水分,这种情况下,芽长的越好,树体内储存的水分养分消耗的越快,树死的越快。
第一节 大树移栽基础知识 一、大树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1、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 3、调节气候 4、减弱噪声 5、杀死细菌 6、监测环境 7、防火防震 8、增加收益 9、政绩 一个城市的美丽,除了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城市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树木移植的核心问题——“尽快实现自养”) 影响移植苗木缓苗的环境因子 老生常谈——不得不说的环境因子 1、温度—根系主要分布区适宜的地温利于根系快速发生包括地温和气温。在移植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地温。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25摄氏度。土壤干燥有利于地温回升,土壤湿润不利于地温回升。 2、空气—土壤透气性对根系生长影响巨大主要指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土壤透气性,这决定了该区域的氧气存在量。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两套呼吸系统:地上部以放氧为主,地下部以吸氧为主。 3、水分——水分收支平衡及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从根本上决定了苗木移植存活的可能性在其他因素都保持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总结出一句话:苗死苗活在于水。一棵树木,在原栽培地正常生长的时候,其根系量约为其树冠投影的1.5倍。也就是说,一棵树冠投影约为30平米的树木,其根系分布范围约在45平米的土壤中分布。假定这棵树胸径约在20公分左右,按照土球直径为胸径8-10倍的习惯,土球直径应该为1.6-2.0米。事实上,很多操作者会把土球定在1.0米到1.2米之间。 我们来分析一下移栽前和移栽后根系情况对该树木水分代谢的影响。移栽前,约40平米的根系量才能满足这颗树木的正常生长;移栽后,只有1米见方的根系来为这棵树提供水分,根系中毛细根的量屈指可数。虽然移栽者已经通过疏枝疏叶甚至短截来降低该树木地上部分水分的蒸腾量,但依然不能满足地上部水分蒸腾的需求。留叶留枝越多,这个缺口就越大。 水分代谢失去平衡的常见表现:回芽、不发芽、叶而不展、叶片小、叶量少、干叶、干枝、叶片边沿干焦或斑点病严重等等。 原因:现有根系的吸水量无法满足其地上部蒸腾作用所需求的水量。 4、土壤状况对移植苗木缓苗期长短影响巨大 (1)常见土壤简单分类 (2)粘性土的特点 (3)沙土地的特点 (4)粘性土植树,导致死树的最大原因是淹死;砂性土植树,导致死树的主要原因是旱死。 旱死和淹死在根系上的区别 (5)科学判断土壤含水量才能做到合理浇水 5、肥力 6、光照 二、移栽大树的特点 1、成活困难 ①、年龄大,发育深,细胞再生能力下降,根系恢复慢。 ②、水平根、垂直根范围小,新根形成缓慢使有效的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投影附近,而移植所带土球内吸收根很少,且高度木栓化,故极易造成树木移栽后失水死亡。 ③、树体高大,蒸腾作用大,地上部蒸腾面积远远超过根系的吸收面积,树木常因脱水而死亡。 ④、土球易破裂。 2、移植周期长:作移植前断根处理,几个月或几年。 3、工程量大、费用高:规格大,技术高,机械化程度高。 4、限制因子多。温度、土壤、水分、季节。 三、大树移栽的原理 1、生境相似原理 ⑴、增加大树“收入” 树体补水,根系补水,打吊袋,插吊瓶。 ⑵、减少大树“支出” 遮阴,喷施抗蒸腾抑制剂,修剪。 2、营养的收支平衡原理 生长正常的大树,根和叶片吸收养分(收入)与树体生长和蒸腾消耗的养分(支出)基本能达到平衡。也只有养分收入大于或等于养分支出时,才能维持大树生命或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3、地上地下(根与叶)的相关性原理 根深才能叶茂,根冠比最理想的比例为1.5:1。 4、植物生理学相关原理 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生长习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分泌物和自身合成物质随季节和地区都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修剪、断根后,植物为了自我保护,其自身的营养合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源激素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应在定植时通过其他措施打破植物休眠。 四、大树移栽的常用术语 1、胸径:大树离地1.3m处的树干的直径。 2、地径:大树离地0.2m处的树干的直径。 3、乔木:具有直立主干、树冠广阔、成熟植株在3 m以上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是描述植物和用于植物分类的主要概念之一。 4、灌木 :高3m以下,通常丛生无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但有时也有明显主干。 5、实生苗: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 6、嫁接苗: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 7、大树:指胸径在15-500px以上,或树高4-6m以上,或树龄20年以上的树木。 8、假活:树体靠自身养分发了芽,但没有生根,当树体养分耗尽时芽枯死亡的现象。 9、假死:树体养分比较充足,但既没有出芽,也没有生根,表面上看树已死亡的现象。 10、回芽:芽苞开放后又枯死的现象。 第二节 大树移栽过程 一、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树移栽系一项难度较大的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其难易程度常因树种、年龄、季节、距离、地点等的不同而异。因此,移栽前必须进行精心策划并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确保大树移栽成功。 1、树种的选择 (1)原则:适地适树,施工要求 (2)最易成活的大树:柳、白杨、梧桐、银杏、楝、刺槐、悬铃木、女贞等。 (3)较易成活的大树:国槐、李树、榆树、梅、桃、雪松、合欢、枫树、无患子、栾树、青杨、枫杨、三角枫、鸡爪槭等。 (4)较难成活的树种:柏类、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黑松、油松、云杉、冷杉、落叶松、金钱松、香樟,广玉兰等。 (5)树体规格适中:并非规格越大越好,严禁破坏自然资源,比如移植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珍稀资源 。 (6)树体年龄轻状:慢生树20-30年生;速生树10-20年;中生树15年;乔木树种:高4m、胸径15-25cm 。 (7)科学配置:突出大树在园林景观中位置,形成主景、视觉焦点。 2、 施工区域的树种规划及定植穴挖掘 根据绿化工程要求,事先确定好定植点,并绘制出详尽的树种规划图,准备好移栽时必备的工具及材料,诸如铁锹、支柱、肥料、地膜、水源及浇水设施、绑缚及包装材料等。移栽前一周应将新栽地的定植穴挖好,定植穴直径要比移栽树土球的直径大40~50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cm左右。掘穴时要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放置(若能将土摊开晾晒则更好),同时将土中的杂质(石砾、砖头、瓦块等)清理干净。 3、 运输线路勘测及设备准备 按苗木运输需要,应提前考察运输线路,如路面宽度与质量、横空线路、桥梁及负荷、人流量等,制定出应对计划,准备好相关运输设备(汽车、吊车等)。起运前,还应做好准运证和检疫证的办理工作。 4、大树移栽技术及人员培训 大树移栽技术及相关人员培训也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制定好移栽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的同时,明确责任和分工,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确保移栽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5、对拟移栽大树做提前处理 (1)移栽前15天按预留土球的大小对大树进行断根。 (2)对树木进行编号和定向,在树干标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栽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满足对避荫及阳光的需求。 (3)使用生根剂(速生根)对叶部进行均匀喷雾,促进次生根大量在断根处长出。 (4)修剪、疏枝。对于需要疏枝或截干的树木,要及时用伤口一抹愈合灵进行处理,减少水分蒸发,防止病菌侵入。 6、选择最佳的移栽时期 (1)春季移植:早春为好,树液开始流动,枝叶开始萌芽生长,根系易愈合,再生能力强。 (2)夏季移植:树体蒸腾量大,不利于移植,需处理:加大土球,强度修剪,树体遮荫。 (3)秋季移植:水分和温度适宜,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移植成活率高。 (4)冬季移植:使用较少,不宜于低温、寒冷的地方。南方冬季移植应保温防冻。 7、平衡修剪,减少水分蒸发 (1)全株式:全株式原则上保留原有的枝干树冠,只将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及过密枝剪去,适用于萌芽力弱的树种,如雪松、广玉兰等,栽后树冠恢复快、绿化效果好。 (2)截枝式:截枝式只保留树冠的一级分枝,将其上部截去,如香樟等一些生长较快,萌芽力强的树种。 (3)截干式:截干式修剪,只适宜生长快,萌芽力强的树种,将整个树冠截去,只留一定高度的主干,如悬铃木等。由于截口较大易引起腐烂,应将截口用涂膜剂封口。 二、起挖、包装 1、确定土球的大小 土球的大小与树的品种、修剪量、移栽季节、树体规格、土壤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土球的大小,可按树木胸径的7-10倍来确定。土球最终挖成一个倒圆的台体状。 2、挖土球 土球开挖前,以树木为中心,按比土球直径大3-125px为尺寸划一圆圈,然后沿着圆圈挖一宽60-2000px的操作沟,土球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径的1/3。挖到底部应尽可能向中心刨圆,一般土球的底径不小于球径的1/4,形成上部塌肩形,底部锅底形。便于草绳包扎心土。 3、修整土球 用锋利的铁锹将土球上的松土拍实,或将突出的土块一点点慢慢铲掉。在锯断大侧根时,最好选用手锯,手握侧根延土球轻轻锯断,避免过多震动将土球震散。 4、土球包扎过程 土球包扎是将预先湿润过的草绳于土球中部缠腰绳 ,2个人合作边拉绳,边用棰敲打草绳,使绳略嵌入土球为度。要使每圈草绳紧靠,总宽达土球高的1/4-1/3(约20cm)并系牢即可,在土球底部刨挖一圈底沟,宽度5-6cm,这样有利草绳绕过底沿不易松脱,然后用蒲包、草绳等材料包装。草绳包扎方式有橘子式、井字式、五角式三种。 三、装车、运输 1、确定起吊位置: 在大树重心靠上的位置选取起吊位置,根部朝下。一般在第一主枝附近。 2、起吊部位的防破损处理: 在起吊位置上,先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数圈,用铁钉在草绳缠绕处钉上5公分粗劈开的木段。以防止起吊部位因为用力不匀造成树皮破损。 3、起吊: 在选取吊车时,吊车最大起吊吨位要远远大于树体重量,必要时可以采用2辆吊车起吊。同时在树体上栓上两条足够长的绳子,在起吊时控制树体方向和起落位置。 4、装车: 在装车时,大树采取跟前枝后的原则,小树装车采用枝上根下的方式。 5、运输前的准备: ①垫树:采用材质柔软的草绳、草炭土、装袋沙子固定土球。 ②固定树:用结实的绳子左右固定树体,避免向两边晃动。 ③内收枝:对于不需要修剪的枝条,用细绳子将小枝条向中心领导干拉拽,有条件的,可以用无纺布将树冠包裹,以避免树枝划伤行人。 6、运输:运输时要遵循交通规则和避让行人,运输过程中,建议喷施蒸腾抑制剂防止水分蒸发。避免路面颠簸。行车稳,车速宜慢,20-30公里/小时,路面不好,要降速。 四、定植过程 1、树穴的消毒及放树 挖好的树穴,在穴底撒上新鲜土壤和腐熟有机肥,然后用土壤杀菌剂(根腐消、土轻松)、杀虫剂(地害平)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也可结合生根剂(速生根、傻根、森特)进行。然后用吊车稳稳将树垂直放下,先少量回填土。 2、解绳索及根部处理 填入少量回填土后,将土球上的绳索或包装物全部清理干净,夯实。然后再回填土和夯实,有条件情况下可以回填时在土壤里混入杀菌剂或有机肥。 3、搭支撑杆 ①、目的:固定树体,防止因树体摇动引起土球破损、再生根系的断裂。 ②、 种类 A按材料分:竹、木棍、铁丝、钢管等 B按形状分:三角形,马鞍形,四柱形等 ③、方法:大树的支撑宜用扁担桩十字架和三角撑,低矮树可用扁担桩,高大树木可用三角撑,风大树大的可二种桩结合起来用。 第三节 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一、水分管理 1、浇定根水 大树移栽后应立即浇1次透水,以保证树根与土壤密接,促进根系发育。一般春季栽植后,应视土壤墒情每隔5~7d浇一次水,连续浇3~5次水;生长季节移栽的大树则应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浇水次数;如遇特别干旱天气,进一步增加浇水频次。 夯实的树穴,用一头尖的铁棍,在树穴周围深扎1米深的洞10—20个。不仅有利于水分下渗,而且可以使根系通透性良好,有利于快速长根。 根系浇水是把双刃剑,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补水措施。浇水次数过少,不能满足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由于土球携带毛细根量太少,浇水多并不能增加树木对水分的吸收,反而容易造成两个不利情况:一是降低了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地温,不利于根系生长;二是降低了其中的氧气量,甚至造成缺氧沤根。 2、喷施蒸腾抑制剂 根据不同蒸腾抑制剂的作用方式和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 (1)代谢型 也称气孔抑制剂,作用于气孔保卫细胞后可使得气孔开度减少或关闭气孔,增加气孔蒸腾阻力,从而降低水分蒸腾量,常见的有PMA(苯汞乙酸),ABA等。 (2)成膜型 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喷布于叶表面后形成很薄的膜,覆盖在叶表面,阻止水分子向大气中扩散,以降低水分蒸腾,常见的有Wilt-pruff、Vapor gard、Mobileaf、Folicote、Plantguard、CS6432、丁二烯酸、十六烷乳剂、氯乙烯二十二醇等 (3)反射型 反射型抗蒸腾剂是利用反光物质反射部分光能,达到降低叶片温度减少蒸腾损失的目的。目前研究使用较多的是高岭土 。 叶面积、根冠比、气孔的结构和大小、气孔数量、气孔缝隙的调节和叶片解剖,都是影响蒸腾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用好蒸腾抑制剂,必须对不同的树种,甚至是同一树种的不同的无性系、不同的栽培育苗条件都要做严格的试验观测,不能想当然去推测某个树种的合适浓度和用量 。 由于不同植物甚至于同一植物的不同无性系之间的蒸腾能力都有差别,对抗蒸腾剂的反应也十分的复杂,在使用蒸腾抑制剂的喷施时要注意几点: ① 要通过试验来取得第一手的数据,即使是同一树种,不同批次、不同季节、不同苗地,都应单独做试验。 ②要喷得均匀,要十分细致和周到,每片叶片都要喷到; ③要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因为叶子的气孔主要集中在叶子背面; ④要喷的量要足够和适量,过少可能起不了应有的作用,过多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会使叶片温度升高损害叶片,或使叶子气孔封闭的时间过长,或使叶片受到伤害。从而不利于大树正常功能的恢复。喷完之后要及时清洗喷雾器,以免造成堵塞。 3、其他水分管理措施 (1)包裹树干 防树体水分蒸腾过大,用草绳等软材料将大树主干全部包裹到分枝处,每天早、晚喷1次水于树干上,保持草绳湿润。 (2)树体喷水 建议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弥雾系统,能大幅度提高树木成活率。 (3)搭遮阴网 二、肥料管理 春季相对容易管理。6~9月间是最难管理的时期,此段大部分时间气温在28℃以上,且湿度小。如管理不当造成根干缺水、树皮龟裂,会导致树木死亡。这时的管理要特别注意:一是遮阳防晒;二是根部灌水;三是保持树干树叶湿润。春季雨水多,空气温度大,这时主要应抗涝。冬季要加强抗寒、保暖措施。一要用草绳绕干,包裹保暖。 栽后施肥。大树移栽损伤大,栽后第一年不能施肥,根据树的生长情况第二年早春和秋季施2~3次施农家肥或叶面喷肥,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树体健壮。同时,防止肥料过浓对根部的伤害,慎重使用。 建议使用乌龙珠。 三、大树养护药剂措施 移栽过程中,为了较少水分过多消耗,多数大树都要进行大面积的断根和修剪,造成了大树吸收器官和生产器官受损严重,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树体生长,也无法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营养物质供树体成活,但是树体水分蒸发和营养损耗仍然在进行,收支平衡状态已经打破,如不及时处理,势必会造成树木的死亡。 既然大树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人类要帮一把。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养护措施来增加树体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树体营养消耗,达到树体水分养分的收支平衡,提高移栽成活。 为刚移栽的大树进行树体输液技术。该方法对于古树复壮意义重大,对于普通的大树移栽保活也有其特有的作用。在树干上打孔后,吊瓶所“输”向树体的液体包含了树木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调节剂,特别是其所含的调节剂对于增强树体的抗逆性有着较好的作用。有效激活衰弱大树树体的抗逆性,并通过补充多种营养,有效复壮病树、弱树;可使树体快速形成大量健壮的毛细根,有效激活树体的抗逆性,及时补充水分及多种营养,提高成活率。 输液植保的结论: 1、植物的茎也具有吸收和传导作用。 2、木质部能吸收药液向上传导。 3、木质部不进行横向传导。 4、药液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不是输液装置的压力。 5、植物茎吸收利用率极高,几乎不造成浪费。 输液位置与打孔 1、位置:输液位置稍低为好,距地面以30公分为宜。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有利于传导到整株植物。 2、打孔:使用4.5毫米钻头的手工电钻,与树干呈45度角,斜向下打入5-7公分,尽量把里面的碎木屑掏干净。 3、方向:输液管针头可以分层插入树体。以自然输注为好,尽量将吊带挂到背阴处,避免阳光照射破坏药剂成份。 树干输注补水小结: 原理:利用蒸腾拉力,在树干上打孔,以木质部为管道,直接给树木补水至叶面 优势:效果好,水分利用率高,避免了地面浇水降低地温降低土壤透气性从而制约根系的发生和生长。冯晋臣教授提出,树干输液补水1公斤,相当于地面灌溉50-100公斤。效率高,损耗小,效果直接。 树干输液常见误区: ——不同规格的树木,不知道补水的量多少为合理,不知道输液速度何种情况下为合理; ——不知道输液时间多长为合理,有些移栽者甚至把希望寄托在挂一次吊袋上。 ——有些树木适合输液,有些树木不适合输液。 ——根本不知道输液的原理,跟风使用,盲目使用。 ——过度迷信某些厂家的宣传,把吊袋当成了神仙水。 四、防冻 1、树木受冻原理与对策 (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之地,更易受冻。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2)、根颈冻害。 由于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颈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一面或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3)主干、枝杈冻害。 主干冻害,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由于在初冬和早春,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枝杈冻害,主要发生在分杈处向内的一面。表现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有的因导管破裂春季发生流胶。原因是由于分杈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之故。同时,分杈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常用主干包草,树杈挂草等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树木越冬前常用防寒措施 (1).科学种植抗寒性强的树种。 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充分了解移植大树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分布区域及移植点的极限温度条件,因地制宜地引进在当地极限温度下不受冻害的大树。当然,在小气候比较好的地方也可以栽植边缘树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木抗寒性。 加强栽培管理,特别是生长后期的管理,有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实践证明,春季加强肥水供应,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面积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保证树体健壮。后期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勤锄深耕,可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 (3)、树木越冬防寒措施 进入秋末冬初要采取保暖措施加强树体保护,减少冻害。具体防寒措施如下: ①涂白 进入秋末冬初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也可以使用树木涂白专用品白大夫,涂白高度1.3--1.5米,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②灌防冻水。 在冬季土壤易冻结的地区,于寒潮来临之前(即土地封冻前),灌足一次水,称为“灌防冻水”。灌防冻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影响抗寒力。一般以“夜冻日化”期间灌水为宜,这样到了封冻以后,树根周围就会形成冻土层,以维持根部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外界温度骤然变化而使植物受害。 ③根颈培土。 冻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④架风障。 对抗寒能力较差的新移珍贵树种还要视情况搭设防风障。 ⑤使用防冻剂。 在低温冻害之前人工喷洒具有一定功能的化学制剂。如复方防冻专家:喷洒树体后,能迅速在植物叶面和枝干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寒流、季风的袭击,提高植物抗候能力,减少风蚀造成的枝叶损伤。特别在寒流、季风来临前使用。相当于及时给树体穿上棉袄,起到保暖作用。大大提高植物抗冻能力。 ⑥卷干、包草。 对于不耐寒的树木(尤其是新栽树),要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厘米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 ⑦树基积雪。 在树的基部积雪可以起到保持一定低温,免除过冷大风侵袭,在早春可增湿保墒,降低土温,防止芽的过早萌动而受晚霜危害等作用。在寒冷干旱地区,尤有必要。 苗木移植后在一年甚至数年之内(树龄越大延续时间就越长)所表现的回芽、叶而不展、叶量少、叶片小、黄化、叶片易脱落、叶片出现斑点、叶片干枯、枝条干枯、介壳虫害严重、根部发生病害、韧皮部出现病害等异常情况,根本原因是树木根系量少,树势虚弱,导致虫、弱寄生菌乘虚而入。对以上情况,需要标本兼治。对其进行及时复壮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措施。 大树移植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更是一门艺术,能将一个地方的美,移栽后使得绿化环境更美,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美德,在移栽前、移栽中、移栽后都应该做好每一步的工作,确保大树健康成长,为人类优美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