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保鲜厮守75年 漳浦9旬夫妇四代同堂庆白石婚

zz.fjsen.com  2014-12-10 09:08:36  杨清竹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他们的艰难日子】

回国办结婚证 因战事滞留

按照传统礼仪结婚在印尼一年后,陈道甫与杨翠燕的婚姻关系没有得到印尼官方的认可。

陈道甫说,印尼当时还属于荷兰的殖民地,在当地,女方要年满20岁以上才能获得官方颁发的结婚证。考虑到没有结婚证,两个人在那里一起生活诸多不便,于是,父亲让陈道甫带着妻子回国办结婚证后,再返回印尼。

1941年,陈道甫带着杨翠燕从印尼坐船到了厦门。

考虑到办证过程很快,留在国内的时间很短,夫妻俩只带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就回国了。可意想不到的是,结婚证办好后,受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那年,没有船只可以让他们再次去印尼。

于是,夫妻俩留了下来。

夫妻短暂分离 各自投靠亲戚

在印尼时,陈道甫经营的农产品占据印尼大量的市场,生活相对富裕。

刚回国,夫妻俩平常都住在旅社。当花光身上的钱后,考虑到生存问题,陈道甫到赤湖投奔亲戚,杨翠燕则到佛昙亲戚家。

就在他们回国最困难之际,第一个女儿诞生了。“要不是小舅子经常接济我们,可能没能力渡过那个难关。”陈道甫至今感念着小舅子对他们的帮助。

为了让妻子能坐好月子,陈道甫想着法子捕些鱼给杨翠燕补营养。这些往事,也让杨翠燕感动至今。

【他们的转好生活】

父从印尼返乡 为儿出资建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二战中宣布投降。随后,陈道甫与印尼的父亲联系上了。

考虑到印尼国内华裔生存环境逐渐发生变化,父亲让陈道甫先呆在国内。

在父亲的资助下,陈道甫在国内做起布匹生意,杨翠燕则一心打点家里。

1949年后,陈道甫经营的商铺与并入政府的合作社经营,陈道甫成了合作社的职员。1953年,漳浦赤湖建了古山华侨农场,陈道甫被任命为农场场长。

陈道甫的父亲1958年回国时,看到儿子身居简陋,出资让他们盖房子。

房子里有抽水马桶、浴缸、地板都铺了砖……陈道甫建在佛昙的新家,成了当时镇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爱情保鲜 厮守 漳浦 9旬夫妇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