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文化旅游产业春暖花开 景区内人潮涌动

zz.fjsen.com  2015-03-02 08:13:51  朱秀敏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同时,平和还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保护、开发。平和县目前拥有绳武楼、庄上大楼、南胜窑址、平和城隍庙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霞寨镇钟腾村、大溪镇庄上村、芦溪镇芦丰村、秀峰乡福塘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钟腾村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三平祖师信俗”等共11个国宝,如11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平和大地上,极大提升了平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6.47万人次,比增18.14%,实现旅游总收入18123万元,比增18.39%。

  “平和按照建设‘文化旅游名县’的总要求,全力推动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平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灵通为代表名山文化等十大文化品牌全面发展,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持续推进,使平和文化旅游发展迈上快车道,迎来春暖花开。”平和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也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平景区达20平方公里,6万多亩的生态林,2万亩毛竹,成就这片生态屏障。三坪人充分发挥森林、竹林等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发展金线莲、铁皮石斛、野蕨菜等一批现代高效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推广现代科技,建立千亩柚园、万亩竹海、玫瑰花海等特色观光旅游,构建观光旅游示范点,提高吸纳、转移、承载三平景区游客的能力。

  “去年我卖苗木赚了10万元,蜜柚500株收入12万元,今年我要注册自己的花卉公司。”五山村民小组的林炎辉说起新一年发展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有了祖师公,咋吃都不空。”这是以前三坪村盛传的民谣,如今这516户的三坪村,靠搞活旅游经济,果、竹、花卉、绿化苗、食用菌,全村家家有新居,户均一部车,成为平和这原中央苏区县脱贫致富的带头村。(记者 朱秀敏 通讯员 黄水成)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平和 文化旅游产业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