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潭摩崖石刻:神秘符号千古谜
zz.fjsen.com 2015-07-27 08:02:4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千古之谜 百年探寻 据宋《太平广记》转引唐《宣室志》载,唐元和五年(810年),“有客于泉者,能传其字,持至东洛”,请韩愈辨认。韩愈释读为“诏还黑视之鲤鱼天公畀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的19字,是为“天公责蛟螭”说。与韩愈同时代的李协也曾提出“漳泉两州,分地太平,万里不惑,千秋作程,南安龙溪,山高气清”的24字“地界说”。 似字,又有别于传统,似画,又过于抽象变形,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上的古怪符号,至今都是个谜。县博物馆馆长林艺谋说:“自唐以来,众多名家探秘仙字潭,这个千古之谜依然沉淀北溪,无人能解。” 直至1915年8月,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深入实地调查,发表论文《汰溪古文》,首开仙字潭石刻研究的先河。 1957年8月,省文管会到仙字潭调查。1961年,石刻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1988年7月,在漳州召开以仙字潭岩刻为重点的“漳州地区摩崖石刻学术讨论会”,收集专家论文23万字,编为《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一书。 1991年10月,仙字潭石刻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文化符号最多、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刻,由县博物馆林焘先生携带有关资料参加“’91国际岩画年会暨宁夏研讨会”。 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千古之谜仍是谜。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漳州市文博研究员陈立群说:“仙字潭石刻是一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至于它的性质问题,目前依然存在着‘字’与‘画’两大学派,无论如何,其自身的岩画存在形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陈立群说,学术界认定黄仲琴为开启中国岩画研究的开山鼻祖,至今年整一百周年,黄仲琴被中国岩画学会评为“中国岩画研究保护100周年纪念活动突出贡献十大人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2015-07-26 ]漳州市华安县迎来福建农林大学支教“小鲜肉”
- [ 2015-07-26 ]漳州首个普通公路综合性服务区:靖城服务区投用
- [ 2015-07-26 ]两岸青年联欢节漳州行活动开幕 活动持续至7月30日
- [ 2015-07-25 ]下半年漳州再开建7条国省干线 预计2018年完成 漳州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到1230元/月 分二三档
- [ 2015-07-25 ]漳州大歌星KTV悄然关店 8月底前储值卡余额仍可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