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zz.fjsen.com  2015-12-07 11:33:0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三)推动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围绕发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构建现代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动核心港区多用途、通用码头泊位专业化改造,促进港口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加强漳州开发区、古雷开发区等核心港区连接中心城市和山区县互联互通的快捷通道建设。大力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强化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主干道的有效衔接。提升农村道路等级和水平,下大力气解决边远地区和海岛居民出行难问题。大力推进枢纽场站与公共交通建设,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众出行服务体系和经济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服务体系。

完善市政与能源设施。强化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停车楼)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绿道、慢行交通系统。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强供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石油储备基地和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建设,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加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能源开发之间的衔接平衡,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完善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合理布局水利基础设施,加快水库、防洪防潮、引调水、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防洪防潮、排水防涝、水资源、水生态等安全。加大市县第二水源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气象“六大系统”与洪水预警、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森林火灾及海洋与渔业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能力。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市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智慧化服务体系,推进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和系统整合,推动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应用,实现城市全要素智慧化管理。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市互联网经济主要承载基地。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平台建设,构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彰显文化生态特色,推进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建设,发展生态游憩、宗教朝拜、禅修养生、文化创意等特色功能。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成“五馆一歌”,提升县、乡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现代文化骨干企业,发展一批专业文化市场,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品位,保护发展芗剧、潮剧、布袋木偶戏、木偶雕刻、剪纸、漳绣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全面提升文明素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大力弘扬谷文昌精神、红军革命精神、龙江大局精神、漳州110服务精神、女排拼搏精神、海商开放精神,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和热情。建成谷文昌干部学院。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制度化建设,积极倡导文明道德风尚。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扶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媒体竞争力。加强与中央(省级)媒体、境外媒体和市外媒体的合作,拓展对外宣传的渠道和方式,不断扩大对外宣传覆盖面。

  • 责任编辑:林育煜     标签:中共漳州市委 “十三五”规划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