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zz.fjsen.com 2015-12-07 11:33:0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四、着力绿色发展,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一)完善主体功能分区。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功能定位发展,加快发展重点开发区域,科学开发限制开发区域,保护禁止开发区域。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规模和比例,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和海洋生态红线,落实用途管制,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市域国土空间体系。以县级为单元,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二)实施“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将美丽漳州建设具体落到“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上,加强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五海”保护,深化沿路、沿江、沿海、沿城市周边、沿村庄周边植被保护和青山挂白“五沿”治理,推进中心市区东西南北中五大景观区域“五景”建设,打造环城生态休闲圈。做好矿产、森林、水环境、企业排放、土地等金木水火土“五行”管控,彰显古厝、古桥、古街、古树、古牌坊等“五古丰登”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实施沿海防护林、湿地修复保护、富美乡村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区风景保护等“五大工程”,抓好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垃圾分类并集中处理、绿色建筑、低碳生活等“五种提倡”,推进漳州永续发展。 (三)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推进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等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利用,盘活闲置土地。 (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推进绿色清洁生产,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及碳排放权交易,有效控制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 (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敏感脆弱区域的保护。严格环境准入,落实减排许可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防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安全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推进环境风险源监控和事故应急预警处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建立红线管控制度和森林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机制,加快转变森林经营方式,发展碳汇林业。研究制定“两江两溪”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 (六)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倡导文明、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实行环保信息公开、环境信息举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重大项目、环保设施布局建设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12-07 ]漳州首个民办学校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
- [ 2015-12-07 ]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 2015-12-07 ]2015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榜单揭晓漳州位列全国第七
- [ 2015-12-07 ]漳州管道天然气基础价降0.3元|厦门公交车进出站频现违规 多重尴尬令公交司机进出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