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山,逶迤于福建省南部的诏安、云霄、平和三县的边界,自北而南,绵延百里,是闽粤边区重要的山脉,海拔1051米,距云霄城区约30公里。乌山嵯峨高大,挺拔隽秀,陡峭盘行,丛崖险隘,具有泰岳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凉等优点。山上到处是乌黑色的花岗岩和流纹岩,遍地是林立的兀石器,有可容纳2000人的巨石,人称“龙床石”,有深邃的石井;更有重重叠叠由巨石堆砌而成的“笋石”;以及盘曲蜿蜒数里至数十里深邃的天然石隧道。到处是奇花异草,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丛崖、幽谷、深洞、巨壑,加上云雾缭绕,构成一道道奇特的自然景观。

乌山还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悲壮的革命历史,吸引着八方游客——它是当年红军游击队同国民党军队周旋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南方一块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是中共闽粤特委、闽南地委领导下的云和诏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许多共产党员、红军战士和乌山人民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神秘的乌山,会带您走进难忘的“红色之旅”!

乌山名字的由来有着神奇传说。相传远古时,靠近东海与南海交汇的地方,有一座山不断增高,山头的石笋直刺苍穹。有一天,仙人吕洞宾驾着云朵欲往东海巡游,途中踢着这座山的石笋,剧痛难忍,险些儿从云头跌落。盛怒之下,吕洞宾返回上奏玉皇大帝,说:“如不加以‘镇压’,天庭将被石笋刺穿。”玉皇大帝大惊失色,立即责令五雷太君施法制服。五雷太君划了一个圈,忽然霹雳一声惊天动地,发出万丈火光,只见这座山到处飞沙走石,石笋奇峰折断,所有的石头都变成乌黑色。此后,人们便称这座山为“乌山”。
和平乡(农场)概况 和平乡(农场)位于云霄县西北部,地域面积111.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4.5万亩,耕地面积1.7万亩,由中共和平乡党委统一领导,和平乡政府及国有和平农场两种体制生产经营及经济相对独立并存。乡辖13个村,场辖12个作业区,共有77个自然村,总人口2.8万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达310天,平均气候20℃,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多为丘陵地带,宜林宜果,盛产枇杷、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共种植“早钟六号”枇杷1.8万亩,栽培珍稀食用菌150万袋,种植单枞水仙300多亩,孔雀、牛蛙、良种猪、淡水鱼等特色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初具“城郊农业生态乡”雏形。水利资源潜力大,水库蓄水量达1162万立方米,力锦、甘竹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2000千瓦;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的乌山、河溪“百年铁树”群、宜谷径“树滋楼”、金山农业生态园等人文景观。
和平乡(农场)山青水秀,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潜力无限的开发前景,敞开一片热土,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