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湖南姑娘在“湘桥”上实现人生加速跑

zz.fjsen.com  2024-07-03 08:47:51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龙文区蓝田街道湘桥村的古厝群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她们俯下身子去触摸城市发展的脉搏,打造富有闽南特色的茶空间,设立香囊、凉茶等文化展示馆,并持续开展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亲子活动。在她们的努力推动下,福建历史传统文化名村湘桥村有了不一样的故事。

来自湖南的“95后”姑娘刘钦是这群年轻人中的“活跃分子”,前不久,她的文创产品香囊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亮相。

“湘桥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水乡景色,吸引越来越多像刘钦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通过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龙文区蓝田街道宣传统战委员叶小容告诉记者。

刷屏出圈

以上央视为新起点

“我们的香囊在央视直播节目中亮相后,在朋友圈刷屏了。”刘钦回忆,那是在6月9日下午6时许,他们正在闽南水乡的“浪漫水乡”市集上参展,没想到被央视财经频道的直播画面“捕捉”到了。

刘钦向记者展示了“上过央视”的香囊,里面有白芷、薄荷、苏叶、藿香等配料,放到鼻子前一闻,果然透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为了调配出安神、驱蚊等几种不同的功效,小伙伴们经历了两个多月反复调配,终于成功了。”刘钦自豪地告诉记者,香囊的外袋,他们还特地设计了湘桥“翰林第”的样式。

为什么香囊会融入湘桥的元素?原来,刘钦大学毕业后曾在漳州理工学院当了两年老师。第一次产假休完后,她考入龙文区蓝田街道,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2021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钦被派到湘桥村担任讲解员,从而开始了解湘桥村这个历史文化名村。随着了解的深入,她越发深深地喜爱上了这里。

“湘桥拥有福建省唯一的华佗庙,所以开展美食、养生、康养的相关活动,能把传统和现代很好地结合起来。”刘钦告诉记者,2023年底,她和小伙伴们开始深入研究华佗的药签,并根据其中的配方进行凉茶和香囊的产品研发。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他们还专门请教了漳州市中医院的医生和懂经营的人士。“此次上央视对大家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我们要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刘钦说。

与时俱进

致力让湘桥凉茶出圈

“护肝茶”“养颜茶”的最佳配比是什么,如何熬制、怎么保存,凉茶如何凸显传统而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并打造出专属的凉茶文化IP……最近,刘钦和团队成员每天都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不断碰撞想法,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夏天喝上价格亲民、口感纯正的凉茶。

成长在湖南母亲河——湘江畔的刘钦,打小受湘楚传统文化的熏陶,她告诉记者,当她从文字资料里发现湘桥古时也曾被称为“湘江”,内心油然生出满满的认同感。如今,她作为一位新漳州人,时常与身边的人分享自己对闽南文化的喜爱之情。

“我们做的产品,一定要把传统和现代紧密联系起来。”刘钦表示,纵观当下的市场,低糖、无糖饮品堪称是饮料赛道中的顶流,而随着盛夏的来临,主打清凉的饮品市场正愈发活跃起来。刘钦预测,无糖茶品类定会从“小众”走向“大众”,她希望湘桥凉茶一经推出,可以在社交媒体火爆出圈,展现出既传统又新颖的样貌。

亲子互动

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湘桥村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村内有“大夫第”“翰林第”“贡元第”“进士第”等十余座历经数百年的明清古建筑,是展示闽南明清人文历史,了解闽南地区明清时期官宅、民居、庙宇等建筑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独特印记,更是一方水土的根与魂。”在刘钦看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活动,如果能将传统文化与创新创意有机融合,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今年5月起,刘钦设计了一系列创意十足的亲子活动,每个周末开展一期,目前已先后开展了“油纸伞”“艾草锤”“非遗漆扇”“植物拓印”等多场活动,吸引数十个家庭参加。家住龙文区中骏社区的黄女士表示,通过家长与孩子相互协作,亲手制作艾草锤,大家收获了许多快乐,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相互认识、交流,孩子们共同成长、提高,在动手动脑之间,构建了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

“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个家庭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刘钦表示,接下来她和团队成员将持续多端发力,把闽南传统文化融入文创、文旅新赛道,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它的魅力。(闽南日报记者 苏水梅)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