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建设乡:“一片叶”长成“一条链”

zz.fjsen.com  2025-07-25 11:39:1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7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陈嘉玲)夏日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诏安建设乡的茶山上,透过片片茶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这些被当地茶农视作“金叶子”的茶叶,正是诏安建设乡居民世代传承饮用的八仙茶。

作为诏安八仙茶的主要产区,建设乡坐拥着诏安县“一溪两山”八仙茶示范点之一的万石溪村。近年来,为深耕茶产业,建设乡制定了“一带两区三园”规划。

所谓“一带两区三园”规划,“一带”是以万石溪、马头、长埔、月港等村(区)为主要区域,凭借其较为坚实的茶叶产业基础,构建起集茶叶生产、营销、加工以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二区”则是以建设乡的椿山茶业有限公司、水津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核心交易平台,充分依托毗邻广东、交通便捷等有利条件,在建设乡辖区内的长埔、万石溪村打造两个连接诏安县北部山区乡镇和粤东地区的茶叶商贸物流区。“三园”是以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为依托,分别在万石溪、马头村、月港村等地各建设1个千亩生态观光茶园,即万石溪八仙茶文化园、马头村十八弯生态茶园、月港村生态茶园。

在做“ 精”八仙茶文章的多年间,诏安建设乡一直致力于推动茶叶加工的精细化发展,积极鼓励辖区内茶企新建与改造升级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并推进茶叶初加工设施装备的更新换代。同时,该乡不断提升本地茶叶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推广“生态+茶园+康养+文旅”的产业模式。此外,建设乡积极引导辖区茶企开发新式茶饮、茶日用品及茶功能性产品,并致力于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

椿山茶业公司系建设乡2024年招商引进落地企业,是落实诏安县委、县政府“诏商回归”工程的重要成果。该公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基本为诏安本地人,主要从事茶业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

该公司在诏安建设乡的丹诏红茶饮品原材料加工项目,占地约12亩,总投资约2200万元,主要建设传统生产车间、精制茶生产车间和品茶小屋及仓库等,并配套建设2条全自动生产线及亮化绿化等附属设施。项目设计年产量约350吨干毛茶300吨精制茶,主要产品为诏安八仙茶和单枞茶,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大型连锁茶饮企业自带的销量,提高八仙茶产品的知名度,提高茶业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从而有助于巩固存量,做大市场增量,形成产业集群。

在诏安建设乡的大力支持下,自2024年3月完成立项以来,丹诏红茶饮品原材料加工项目的建设工作始终保持着快速推进的良好态势。项目于同年5月下旬开工建设,11月底完成项目主体建设。目前,传统车间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精制茶生产车间正在购买安装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丹诏红茶饮品原材料加工项目还配备国内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在提取、过滤、调配、杀菌等生产程序中实现智能化,生产数据化管理,彻底解决茶饮料的护色、保香和防沉淀等问题。

随着丹诏红茶饮品原材料加工项目持续推进,椿山茶业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将加快精制茶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安装,加大与茶农的合作,稳定市场收购价格,开拓新市场,增加市场份额,争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另一方面,椿山茶业也将充分利用建成的实验室,加大对茶叶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打响“丹诏红”品牌,完善上下游产品。

片片“金叶子”,满口茶香气。如今,在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背后,诏安建设乡正凭借着满山的“金叶子”,逐步形成集休闲、品茗、观光、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而这一片片散发着馥郁香气的茶叶,也正不断地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