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建设:心系学子 共话成长梦想

zz.fjsen.com  2025-08-12 12:39:5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诏安建设乡党委书记沈燕慧和乡长陈晓乐带队前往江亩坑村,走访慰问该村考入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许鸿鑫及其家人,代表乡党委、政府送去慰问,向学子致以热烈祝贺,向辛勤培育的家长表示诚挚敬意。

据悉,建设乡地处山区,下辖8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因地理位置偏远,一度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多年来,诏安建设乡党委、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教育兴乡”理念,落实教育帮扶政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持续夯实教育发展根基。此次江亩坑村学子考入北京大学,不仅是该村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建设乡多年来深耕教育事业的生动例证。

沈燕慧在慰问中指出,乡村振兴,教育为基。建设乡始终坚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近年来,建设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激励全乡学子认真读书,让“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此次优秀学子的脱颖而出,正是全乡上下共同营造“崇文重教、见贤思齐”良好风尚的必然结果。

慰问当天,沈燕慧一行来到许鸿鑫的家中,对其多年来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示肯定。在与许鸿鑫及家人交流时,沈燕慧详细询问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情况以及求学路上遇到的困难。她指出,建设乡始终致力于构建“家庭+学校+乡镇”三位一体的教育扶持体系,从政策保障到实际帮扶,全方位为学子成长保驾护航。

慰问中,沈燕慧代表乡党委、政府向学子赠送了2万元助学金,并结合乡镇发展实际提出期望,希望学子进入大学后继续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其始终牢记家乡哺育之情,关注乡村发展动态,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建设紧密结合;希望其发挥榜样作用,与家乡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激励更多乡村学子追梦前行。

针对下一步教育工作,沈燕慧在强调,乡镇层面将持续深化“教育兴乡”战略,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激励机制,激发乡村教育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在外优秀学子的常态化联系,建立为乡村振兴储备智力资源。(李玲)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