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深桥镇节水抗旱稻示范田实现“旱地生金”
zz.fjsen.com 2025-08-12 11:53:1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节水抗旱稻示范田吸引了农户前来观摩 东南网漳州8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沈明海 沈秋玲 文/图)眼下,高温持续炙烤着大地,在诏安县深桥镇郭寮村,尽管遭受着热浪的严峻侵袭,但是该村的节水抗旱稻示范田,却依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欢腾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郭寮村长久以来受困于灌溉水源缺乏等原因,农户水稻种植积极性不高。为扭转这一局面,诏安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携手深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该村打造了这一片节水抗旱稻示范田。该示范田通过引进新型节水抗旱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旱管”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在显著减少水资源消耗的同时,有效应对了持续干旱对粮食生产的严峻挑战。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高耗水作物”,水稻的生长周期中对灌溉水的依赖极高,尤其是在育秧、插秧和分蘖阶段,几乎离不开持续的淹水管理。然而,随着极端干旱天气频发,传统水稻种植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此,诏安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联合深桥镇农技站给出了创新答案——推广节水抗旱稻品种及配套“旱直播旱管”轻简化栽培技术。 此次在深桥镇郭寮村设立的示范田,重点引进了多个经过国家审定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这些品种具备根系发达、叶片保水能力强、蒸腾效率低等优良特性,能够在水分供应有限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据农技专家介绍,传统水稻种植就像“水养娃”,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泡在水里。而节水抗旱稻采用“旱直播”技术,直接将种子播撒于干燥或微润的土壤中,后期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精准补水,全生育期用水量较常规水稻减少约50%,极大缓解了干旱季节的灌溉压力。 如今,走进该示范田,只见稻苗株型挺拔、叶色浓绿,长势均匀旺盛。拨开稻丛,之间盘结有力的根系深深扎入土层,显示出对旱地环境的出色适应能力。对比周边采用传统方式种植、因缺水而略显萎靡的作物,这片节水抗旱稻示范田展现出蓬勃生命力,成为当前抗旱保收工作一抹亮眼的科技色彩。 示范田的长势喜人,也吸引了周边众多农户前来观摩学习。“我种了30年水稻,第一次知道不用泡水也能种。看这片稻子,没怎么用水也长得这么好。如果真能稳产,明年我也打算跟着种。”郭寮村种植户田大叔站在田埂上,仔细察看稻苗长势后感慨道。 在诏安深桥镇,像田大叔这样的传统农户,过去受制水资源短缺压力,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的农户还有很多。而节水抗旱稻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对灌溉设施的依赖,减少了抽水能耗和人工投入,还因其抗逆性强、管理简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种植效益。若配合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空间更大。 当下,随着郭寮村节水抗旱稻实验取得初步成果,这为深桥镇乃至广大水资源紧张地区探寻出一条实现稳粮增效与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不仅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诏安深桥镇农技站站长表示,后续将密切跟踪该示范田的后期产量表现,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全面总结技术经验。同时,结合实地反馈,稳步扩大节水抗旱稻的示范推广面积,让这一“旱地生金”的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户,切实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牢牢稳住粮食安全根基。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