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交通推动低空智慧场景应用拓新局

zz.fjsen.com  2025-08-21 12:46: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8月21日讯(通讯员 陆宇峰 陈许诺 文/图)一杯奶茶精准平稳地落在大学校园,无人机接力外卖小哥;摩天大楼幕墙光洁如新,“蜘蛛人”的高空惊险成为历史;国道旁,无人机巢静静值守,24小时无死角扫描路面隐患……在漳州,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加速融入城市日常运维的脉络。一场由低空技术驱动的城市治理变革,在漳州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统筹推动下,正以安全、高效、经济的“低空方案”,重塑智慧城市新图景。

政策筑基,低空经济“飞”入快车道

低空经济从蓝图变为现实,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强力支撑与主管部门的精准施策。2024年,漳州市率先发力,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全省领先政策体系。漳州市牵头推动出台《漳州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低空13条”),覆盖产业生态培育、场景应用拓展、配套环境优化三大维度,最高奖补达5000万元,为产业腾飞注入强劲动能。规划先行谋定全局。主导编制《漳州市低空飞行起降点布局规划》,科学规划起降场207个、起降点622个,构建覆盖物流、救援、巡查、旅游等多元场景的全域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奠定“飞起来”的坚实基础。空域改革破冰前行。积极对接军民航,探索低空飞行运行规则,着力打造服务漳州的协同化、数字化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努力破解“飞得顺”的核心瓶颈。

示范建设树立标杆。指导并推动龙文区作为全市先行区,率先发布专项方案,成立实体化工作机构,建设碧湖低空经济示范公园,打造空域管理、数字孪生等五大系统集成落地的核心载体。在政策红利的有力牵引下,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云圣智能、纵横股份、独角兽科技、云海航空等企业纷纷落户,全市新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25家,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人才培训的全产业链生态加速成型。

场景破壁,效能跃升,无人机织就城市“智慧运维网”

在漳州市大力推动和场景牵引下,无人机正从“会飞的相机”升级为城市运维的“空中全能管家”,驱动一场深刻的效率革命。

物流“空中速递”高效通达。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牵头拓展低空物流新业态。闽南师范大学圆山校区至芗城万达的全省首条高校无人机配送航线,时效提升30分钟,成本降低50%。高危作业迈入“零风险”时代。无人机高空幕墙清洗技术广泛应用,告别了“蜘蛛人”高危时代,无惧恶劣天气与复杂建筑,实现效率与安全双提升。东山打造“国家级标杆”。在市级规划指引和空域改革支撑下,东山县建成全国首个县域级“空地一体化”综合治理项目,部署36套无人机机场,在7级风、中雨条件下自主作业;在防御台风中高效巡查渔港边坡,疏散人员;暴雨后精准定位5处路面破损并闭环修复。项目荣获2025年国家“低空经济领航者”典型案例,树立了县域治理现代化新标杆。

城市治理实现“一网统管”。龙文区全域部署“云小圣”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上岗一个月即完成600余次巡查,识别处置事件300起。交通事故、火灾隐患实时抓拍取证,AI自动派单、25秒内起飞响应,助力构建“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智慧治理新格局。国道守护迈向“智慧化”。漳州市在324国道台商区至诏安段(185公里),部署26套无人机巢并与智慧管控平台协同,自动识别交通违章、路面滴洒漏等事件,显著降低事故率,提升路网运行安全与效率。生态农业注入“科技动能”。上半年全市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突破15万亩;“5G+无人机+智慧平台”赋能特色农业数智化;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启用无人机智能巡护,实现湿地生态全天候无人化守护。

机制创新,协同共进,政企合力激活低空新动能

低空经济的蓬勃生长,是在漳州市各部门统筹协调下,政企协同探索机制的成果。“东山模式”引领治理创新。漳州市首创“政府主导+企业赋能”市场化运营模式,共同推动AI算法驱动隐患识别、任务派单、处置闭环全流程,打破部门壁垒,努力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与“空天地”协同作战。“龙文实践”加速产业集聚。政府搭建产业社区平台,吸引云圣智能落地东南区域总部;鼓励设立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有效促进“研发-制造-培训”多业态融合共生。“人才引擎”夯实发展根基。大力引进CAAC培训企业落户(如国安达、独角兽等),为产业培育和输送飞手、运维工程师、算法专家等专业人才,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已来,低空经济重塑城市运维新维度

随着亿航216-S载人飞行器在长泰首飞,“低空经济+文旅康养”融合项目启动;文旅集团联合企业推进“智飞AI+文旅”……低空经济的故事,正从高效运维向更广阔的民生领域延展。

无人机不仅是工具,更是城市空间能力的延伸和服务模式的升级。在漳州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持续推动下,低空经济正深刻改变城市发展逻辑。它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倍增,更是安全边界的科技化定义、资源分配的创新性优化。这片曾经静默的空域,已成为漳州构建现代化滨海城市不可或缺的“智慧新基建”,持续为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开辟崭新维度,让“天空之城”的愿景加速照进现实。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