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大病不出市 小病就近看

zz.fjsen.com  2025-08-27 08:24:0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清晨8时,芗城区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杨小青背着健康包走进社区居民朱爷爷的家门,帮他测量血糖、血压,并把数据实时同步到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在漳浦县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挂职漳浦县医院副院长李小波正在为一名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在漳州市急救中心的5G智慧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正盯着屏幕,实时监控着全市66个急救站点的动态……这是“十四五”以来漳州医改的日常缩影,也是“大病不出市、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以来,漳州市医改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率从15.82%压降至0.03%,门急诊人次均收费水平下降5.86%,群众满意度达98.82%;建成1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和4个城市医疗集团,22家医疗机构接入5G智慧急救平台,急诊救治成功率提升20%;设立174家名医工作室,引进412位名医;药品集采平均降价60.7%,累计节约资金5亿元。

组合拳破题:

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体系

“十四五”以来,漳州市把医改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扣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核心,打出政策联动、机制创新、数智赋能的“组合拳”,推动健康服务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型。

党政主导是改革的“定盘星”。漳州市连续11年将医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点任务台账,相继启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圆山计划及一揽子助推措施。市级层面出台了11项医改重要政策文件并汇编成册,发送到各县(区)学习落实,形成“党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改革格局。

数智赋能是改革的“加速器”。针对基层群众“看病远、监测难”的问题,漳州搭建全生命周期健康大数据基础平台和全生命周期健康大数据分析中心,完成政务外网和专网的联通及平台部署搭建,共采集37.2亿条数据,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目前,全市优化重组健康管理团队1598支,划分服务网格21210个,实现每村有网格、每户有医生。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遴选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且疗效稳定的病种,实施慢性病“三师共管”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打造慢性病中西医协同防治新样板。

圆山计划是改革的新引擎。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漳州实施“名医入漳、名院驻漳、名药兴漳、名企进漳、名品聚漳”五大工程,市政府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漳州市圆山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蒋建东院士受聘为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漳州基地、王琦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落户漳州,漳州市中医院林向前工作室入选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名医工作室”174家(国家级72家,省级102家),累计签约名医412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国顶级专家服务。推动公立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关口前移,全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漳州市中医院举办的古城名医馆、芗城名医馆、药膳食堂陆续开业。2024年,漳州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下沉式赋能:

优质医疗资源走进百姓家门

“十四五”以来,漳州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作为解决“看病远”的关键,通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共体联动、5G智慧急救等举措,让优质资源沉下去,让群众“少跑路”。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龙头。2024年,漳州市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漳浦县医院(与福建协和医院合作)两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共投入3.84亿元,推进基建、设备、专家引进等工作。北京协和医院与市医院共建海峡远程医疗中心、公立医院党建文化示范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三个中心,派专家任学科带头人,聘请高层管理人才任漳州市医院院长;市医院引进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张智勇设立再生医学中心,让患者“不出市看北京专家”。福建协和医院派1名专家挂职漳浦县医院副院长、7名业务骨干任业务主任,强化学科建设。

基层医疗网底是根基。“十四五”期间,漳州建成12个县域紧密型医共体、4个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县乡联动、乡村一体化”。遴选建设14家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25家薄弱乡镇卫生院配齐基本设备并通过验收。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39家达到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29家达到社区医院建设标准、34家受到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在全省率先建立全生命周期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优化重组1598支家庭医生团队,划分21210个服务网格,提供上门随访等服务,让群众“小病不用去县城”,稳步提高县域和基层就诊率。县域政府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公立综合医院中医科室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四个全覆盖”。

5G智慧急救是生命线。以5G+智慧医疗试点为契机,整合全域医疗急救资源,全市已有22家医疗机构对接漳州市5G智慧急救平台,覆盖城乡66个急救站点,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比增长20%,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下降25%、8%。该平台已通过工信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全国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验收,并获全国优秀项目。

样板化引领:

公立医院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十四五”以来,漳州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医改的核心任务,通过三医联动、药品集采、绩效管理等举措,推动医院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

“三降一升”是改革的硬指标。漳州市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在“堵浪费、精管理、优结构、保衔接”上做文章,推动公立医院降费用、升效益。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均收费水平增长率从2020年的7.07%下降到-5.86%;出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从2020年的12.81%下降到-2.14%;群众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达98.82%,实现费用降、效益升、群众满意。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改革的关键。全市纳入带量采购的药品通用名数427个、耗材种类25个,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7%,最高降幅96%,节约药品耗材采购金额约5亿元,让群众“看得起病、用得起药”。

绩效管理是改革的指挥棒。漳州市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国考”指标(如CMI指数、医疗质量、群众满意度等)纳入院长年薪制。漳州市医院2022年位列全国2112家三级公立医院(西医类综合)“国考”A+系列,排名第120名,其中CMI指数(病例组合指数)全国排名第66名,代表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漳州融媒记者 杨婉真 通讯员 陈徐昇)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