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籽同心爱中华 两岸各民族在华安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zz.fjsen.com 2025-09-23 21:00:3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9月23日讯(卢丽娟 通讯员 黄建和 卢凡仪 文/图)9月23日早上,在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二宜楼前的广场上,高山族《福满高山陀螺飞》非遗表演引得阵阵喝彩——两岸各民族同胞同台竞技,将直径不足10厘米的陀螺精准抛入三米外的瓷盘上,展现出精湛技艺与共同的文化记忆。而融合了排湾刺绣与闽南剪纸艺术的少数民族服装秀,则以“一针一线绣同心”的创意,诠释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9月22日至23日,以“福籽同心爱中华——两岸同源•共话丰年”为主题的2025年中华一家亲•海峡两岸各民族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省级分会场活动在华安县举行。作为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人数最多的县份,华安以丰收为媒、以文化为桥,汇聚两岸同胞共庆丰收喜悦,共话民族情谊,共促乡村振兴。 9月22日早上的“高山族婚俗演艺”环节中,台湾少数民族与华安高山族青年共同演绎传统嫁娶仪式,跨火盆等习俗让两岸观众倍感亲切。来自桃园的少数民族代表感慨:“这些习俗与台湾少数民族的传统如出一辙,血脉相连的文化让我们从未感到如此亲近。”此外,抛陀螺、跳竹竿、农耕体育游戏等互动项目,让台胞在体验中感受农耕文明的智慧,深化对“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 22日下午的开幕式现场,以激昂的鼓点展现民族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拉开丰收节喜庆序幕。快板《华安赞》,通过快板艺术形式,生动展现华安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与乡村振兴成果。高山族舞蹈《山海欢歌庆丰收》,以欢快的舞姿展现两岸高山族同胞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的和谐画面。华安县与闽南师范大学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各乡镇代表现场签约金观音智慧生态茶园、冷冻食品加工、黄精种植生产、金观音茶叶自动化初制厂及精制厂建设等9个农业项目。 随着开幕式结束,一场以“中华民族全家福”为核心意象的少数民族风情秀沉浸式巡游演出开启。来自回族、彝族、傣族、苗族、纳西族、白族、畲族、高山族等多个民族的表演者身着盛装,以“一民族一特色、一节庆一故事”的巡游方阵,将八闽大地的多彩民俗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瑰宝串联成流动的画卷,吸引两岸同胞与游客沿街驻足,共赴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宴。纳西族傩舞的神秘面具、白族“金花”“阿鹏”的绣球传情、畲族银饰的璀璨光芒、高山族“丰年祭”的原始韵律,巡游队伍如同一部流动的《中华民族文化图谱》,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魅力。 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华安近年来以“世遗土楼+高山族文化+生态康养”为抓手,探索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活动现场的“一片叶三粒果”特色农业成果展上,华安铁观音、富硒百香果、有机坪山柚等农特产通过“两岸云市集”直播平台对外展示展播。在文旅融合方面,华安创新推出“土楼研学+民族风情”精品线路:游客可在大地土楼群体验“高山族非遗工坊”的陀螺制作,到官畲村入住“畲族民宿”,在茶香缭绕中学习茶艺;而畲族坪水村的“三月三”、泼水节、火把节等活动,已成为吸引台湾游客的年度盛事。数据显示,2024年华安县接待台湾游客人数同比增长42%,民族村寨旅游收入占村集体经济比重超60%。 活动期间,“台盟中央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营漳州分营”同步开营,两岸学者就“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展开研讨。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台盟福建省委会指导,华安县委、县政府主办。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