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建设:文化润童心 欢乐庆中秋
zz.fjsen.com 2025-09-29 22:08:5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秋佳节的独特魅力与团圆温馨氛围,9月25日,建设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月满中秋•‘童’享欢乐”中秋节专题游戏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区域游戏,引导孩子们了解中秋习俗,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度过了一个有意义且充满欢乐的节日。 活动现场被精心布置成了一个充满中秋意趣的儿童乐园。现场划分了手工创作区、生活体验区、茶艺文化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设计了贴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活动内容,确保了孩子们能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巧手生花,灯映佳节:手工创作区里的创意与传承 手工创作区是孩子们展现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舞台。在“中秋花草灯”制作环节,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细心地将采集来的各式干花、树叶,巧妙粘贴在灯笼坯上。一双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操作,眼神中充满了专注与期待。当一盏盏独一无二的花草灯被点亮,柔和的光线透过花草的脉络散发出温馨的光芒,不仅映照出孩子们满意的笑脸,更将自然之美与中秋团圆的温情巧妙融合,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非遗拓印团扇”活动,则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与古老文明的深度对话。活动特别准备了刻有玉兔、明月、桂花、祥云等吉祥图案的传统木质拓印模具。然而,这次的“画布”并非面团,而是一把把素雅的绢面团扇。孩子们好奇地触摸着这些充满历史感的工具,在指导下,用拓印包蘸取安全的植物颜料,轻轻在模具上拍打均匀,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印在团扇上。按压、轻拂、提起,一幅幅充满古典美感的吉祥图案便跃然扇上,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秋纪念品。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拓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奇妙,更将中秋意象与古典美器相结合,在一方扇面上绘就了传统文化的诗意,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艺术品位。 甜蜜制造,共品秋味生活体验区中的劳动与喜悦 生活体验区内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这里正在进行的是“美味的冰皮月饼”制作活动。系上小围裙,洗净双手,孩子们瞬间化身为专注认真的“小小面点师”。从认识冰皮粉、馅料开始,到学习揉捏冰皮、称重分馅、包裹收口,最后用模具压出精致的花纹,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造型可爱的冰皮月饼成功脱模时,兴奋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品尝环节,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甜在嘴里,更乐在心里。这不仅仅是一次美食制作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到了耐心、协作与珍惜。 茶韵悠然,雅集古今:茶艺文化区内的宁静与仪式感 相较于其他区域的热闹,茶艺文化区则营造了一份宁静雅致的节日仪式感。在古色古香的布置中,小朋友们学习着温具、置茶、冲泡、奉茶等传统茶道礼仪。安静地围坐,感受着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品茶、尝月饼”环节,孩子们小口品茗清茶,细嚼慢咽品尝着月饼,体验着古人中秋雅集的风雅趣意。这一刻,时空仿佛交汇,传统的节日仪式感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让他们理解了中秋不仅是吃喝玩乐,更是一份沉淀的文化与心境。 寓教于乐,成效显著: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此次“月满中秋,‘童’享欢乐”中秋节主题游戏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巧妙地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技能和创造力,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沟通与分享。尤为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各项传统习俗活动,孩子们对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及其蕴含的团圆、丰收、感恩等文化内涵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本次活动是建设乡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阶段普及传承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它真正做到了有情、有味、有乐,寓教于乐,为孩子们的童年记忆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传统色彩。下一步,建设乡将继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和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将更多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的元素融入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植根、茁壮发芽,代代相传。(建设乡)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