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中心小学:非遗传承为闽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zz.fjsen.com  2025-10-09 17:26: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闽南文化“活态传承”的校园实践与创新,今天聚焦漳州市新桥中心小学。近年来,该校以“非遗传承”为切入点,将闽南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课程,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文化内涵,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惜。

日前,笔者走进新桥中心小学校园,只见一群身披戏服的“小穆桂英”正踩着碎步排练,舞龙伴着鼓点翻腾,扭扭棒在指尖“变”出非遗新花样,孩子们用创意和热情,把百年传统“玩”成了校园里的新潮流。

作为漳州市非遗传承特色校,芗剧课程是新桥中心小学的特色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学生喜爱和关注。从《大家来泡茶》登上央视舞台,到《穆桂英挂帅》斩获市区艺术节奖项,学生们用唱腔与身段诠释家国情怀。排练虽苦,但孩子们乐在其中。

技与艺的融合,亦是学生们以创意激活“非遗基因”的生动实践。该校的舞龙社团是学生体魄与团队精神的“练兵场”。每周的耐力跑、力量训练与舞龙技巧练习,让学生从“零基础”成长为能完成“8字舞龙”“螺旋舞龙”的“小龙人”。社团多次在校运会、毕业典礼等活动中亮相,2023年更在芗城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在扭扭棒手工制作工作坊中,孩子们则是用五彩的扭扭棒创作戏曲头饰、手工花朵和创意吊饰,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手工艺术巧妙结合。

近年来,新桥中心小学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大传统文化推进力度,以更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传统文化,让“非遗”与“教学”更好地融合,让学生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刘清宇 胡子煜 卢诗婷)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