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建设:筑梦七彩童年 护航健康成长
zz.fjsen.com 2025-10-10 16:49:2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诏安县民政局、建设乡、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建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七彩周末,益起成长”留守(困境)儿童周末兴趣班活动。此次活动历时近半年,累计开展24天,成功为建设乡留守及困境儿童构建了一个集知识拓展、兴趣培养、情感支持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综合性周末学习平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关爱未成年人的深刻内涵,为孩子们的童年注入了斑斓色彩与温暖力量。 精准聚焦现实需求,搭建周末成长乐园 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由于家庭陪伴的相对不足、情感关怀的潜在缺失,以及受限于经济条件或地域因素,建设乡部分留守与困境儿童在接触优质课外教育资源、发展个人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及获得及时心理支持方面面临现实困难。他们的成长,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倾情守护。 建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关爱服务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建设,联合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精准对接孩子们的实际需求,策划推出了“七彩周末,益起成长”周末兴趣班。活动旨在有效填补孩子们的周末教育空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充实、有益且充满欢乐的课外活动空间,助力他们拓宽视野、发展潜能、提升自信,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五大板块系统赋能,构筑多维成长体系 本次周末兴趣班活动绝非简单的看护服务,而是经过系统设计与科学规划的教育干预活动。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五大核心板块层层展开,构建了一套丰富、立体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体系: 课业辅导,夯实知识根基组织富有爱心与责任感的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或小组式的作业辅导与学业答疑。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悉心点拨,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常识培训,筑牢生命防线。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活动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剖析、创设逼真情景模拟、开展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传授了涉及交通、消防、防溺水、防欺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技能。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为他们的生命安全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爱国主义教育,根植家国情怀:通过组织孩子聆听感人至深的英雄模范故事、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本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光辉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感受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这些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埋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激发了他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传统文化教育,浸润文化自信:开设了书法、绘画、剪纸、传统节日习俗讲解等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体验课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提笔挥毫感受笔墨丹青的韵味,巧手裁剪体验民间艺术的精妙。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阳光心态:高度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借助专业的心理小游戏、团体心理辅导、情绪管理课堂、自信心训练等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正确认识自我、表达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压力与挫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释放压力、获得支持的温暖港湾,有效促进了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心理品质的形成。 成效显著温暖人心,点亮童年前行之路 “七彩周末,益起成长”活动的持续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育人成果。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远离电子产品、远离安全隐患、充实而有意义的周末好去处,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他们的全面成长与积极转变。 孩子们在这里,学业上得到了及时的支持与鼓励,困惑得以解答,信心得以增强;安全知识储备日益丰富,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在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下,家国情怀与文化底蕴不断厚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滋养下,内心世界更加丰盈,学会了以更阳光、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挑战。那些专注听讲的神情、完成作品后绽放的笑脸、积极参与互动的身影、同伴间互助友爱的瞬间,无不印证着活动深刻的意义。这些多彩的活动,犹如一束束温暖而明亮的光,不仅照亮了孩子们原本可能单调的周末时光,更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点亮了前行的方向,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展望未来续写华章,深化服务护航成长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与探索。建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以此次“七彩周末,益起成长”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福蕾行动计划”的服务内涵,拓展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 下一步,建设乡将致力于开展更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公益服务项目,持续关注留守(困境)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深层次需求,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凝聚更强守护合力,努力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李玲)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