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法院“三端”共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zz.fjsen.com  2025-10-13 15:37: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龙文法院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前端解纷助生产、中端速裁护权益、末端纾困破难题”的三端共治链条,以司法“善为”促营商环境更优。2024年以来,共办结涉企案件5264件,涉案标的额44.09亿元。

前端及时响应 推进多元解纷助生产

“化解矛盾只是第一步,我们更希望企业在联东U谷安心扎根、舒心发展。”在成功调处18家企业物业费纠纷后,龙文区综治中心驻点法官道出了司法服务营商环境的深层目标。近日,依托综治中心平台,龙文法院联动多部门力量,成功化解联东U谷园区系列物业纠纷,50万余元欠费快速到位,部分困难企业获分期履行空间,为产业社区注入和谐稳定的“强心剂”。

作为龙文区蓝田开发区重点打造的都市型产业社区“前沿”,联东U谷聚集了众多企业。然而,近期某东物业公司却将18家入驻企业诉至法院,追索长期拖欠的物业费。矛盾迅速发酵,企业方群情激愤,指责物业“管理霸道”,以不交费为由“擅自停电”。物业方满腹委屈,辩称停电是配合供电公司检修,却被误解为“挟电逼费”。双方各执一词,互不信任,争议十分激烈。龙文法院收到案件后即启动涉企纠纷预警响应,依托区综治中心,联合调解组抓住“沟通不畅”与“信任缺失”的核心症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18家企业均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50万余元欠费迅速到位,部分企业按计划分期履行。一场可能引发园区连锁反应的纠纷,就地高效、柔性化解。园区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企业得以专注经营,物业公司也收获了改进服务的动力。

中端高效维权 妥处劳资关系促和谐

“十天就追回‘血汗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农民工代表马某感慨道。群众的认可,是龙文法院高效维护劳动者权益、稳定企业用工环境的动力源泉。

2023年,马某等38名工人共被拖欠工资20余万元。在劳动监察协调无果后,农民工群体诉至法院。面对群体性欠薪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龙文法院立即启动涉企涉民生绿色通道,对欠薪系列纠纷坚持“速立、速调、速审”,为劳动者维权按下“快进键”。

案件审理中,法官发现除了已经诉讼的38人,还有28名农民工被欠薪40余万元但尚未起诉,于是联合人社局、住建局等五部门搭建协同解纷平台,一方面通过释法明理压实企业支付劳动报酬责任,另一方面积极协调企业用工矛盾,为企业争取经营盘活空间,最终66名农民工60余万元的欠薪问题得以一揽子化解,从案件受理到工资全额支付仅用时10余天。本案的高效化解,是龙文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理念,妥处劳资关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文法院通过组建专业化速裁团队,持续完善涉企、涉民生案件诉非联动、繁简分流等机制,推动相关纠纷高效化解,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企业用工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优化了区域整体营商生态。

末端柔性纾困 深化府院联动解难题

“纠缠多年的‘死结’终于解开了!”漳州悦某公司负责人在阻碍发展的围墙拆除后,欣慰的舒了一口气。悦某公司与凯某公司毗邻地块间的一道围墙,因历史原因成为双方开发建设的障碍。法院判决凯某公司限期拆除并返还土地,但凯某公司拒不履行,致悦某公司项目搁置,发展陷入困局。

面对难题,龙文法院经深入分析研判,提出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代为拆除的方案,并依托府院联动机制,联动属地街道办事处,经过多方密切协作配合,拆除作业安全平稳完成,土地顺利返还。执行行为完成后,针对代履行产生的费用支付问题,法官秉持纾困理念,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起历时多年的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

针对长期未结、矛盾尖锐、涉及多方利益的涉企执行难案积案,龙文法院创新打造了“法院主导执行程序+属地政府协同稳控保障”的执行联动模式,加强府院信息共享与风险共管,同时引入“第三方代为履行” 破解执行僵局,着力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近三年来,运用该模式已成功化解涉企执行“骨头案”17件。龙文法院将持续拓展府院联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执行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龙文法院)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