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关帝“潮”前奔

zz.fjsen.com  2025-10-14 07:50:31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当四维大数据无人机为古建筑“精准把脉”,当AI对话赋予“武圣”时代新声,当数字光影让游客梦回千年前,当忠义薪火分香四海,位于东山岛岵嵝山麓的东山关帝庙正以蓬勃之姿宣告:千年关帝,正年轻!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202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如今,昔日“一座庙”变成“一片景”。从日常保养的“毫米级”守护到申遗之路的“星辰列阵”,从夜游经济的沉浸式体验到海外分灵的文化共鸣,关帝文化产业园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一次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活态传承、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关帝爷的专属“保养秘籍”

“六百多年了,关帝爷的‘脸’保养得真亮堂!”2025年国庆假期,东山关帝庙的香案前,一位游客对着正殿里的关帝像啧啧称赞。谁能想到,这位威风凛凛的武圣,如今享受着“传统养颜+科技保养”的精致呵护。

早晨8时,东山关帝庙的飞檐刚染上第一缕金晖,汪定钦的脚步声已在青石板上响起。这位关帝庙管理委员会的“守庙人”手持记录本,开启每日例行“晨检”。他的目光扫过殿里每一个角落,连神像衣褶里的香灰都不放过。“这祖宗留下来的老宝贝,就得天天哄着、护着。”汪定钦言语里尽是珍爱与责任。

这一年来,东山关帝庙的香火比往昔更旺。游客举着手机,惊叹于飞檐上剪瓷雕的精美绝伦,探寻着金漆木雕下的“忠义仁勇”。可汪定钦知道,这份热闹背后,是海风里六百多年的“拉锯战”:咸湿的空气啃噬着木质结构,台风暴雨冲刷着彩绘,连香火的热度都在悄悄改变文物的“呼吸”。

百年关帝庙保持“容光焕发”的秘诀在于注重“日常保养”。为此,园区制定了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专人守护。

2025年,管委会报请有关部门,对东山关帝庙、宝智寺、城隍庙、东宫圣母庙的二十多尊神像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修,得像没修过一样。”神像造像传承人林怡武花了数月的时间,运用祖辈传承下来的泥塑、木雕、漆线雕等技艺,让寺庙里的神像修旧如旧、容光焕发。

“机器能做形,魂得靠手养。”省级剪瓷雕传承人孙丽强、省级金漆木雕传承人许庆石也常来“巡诊”。这些非遗匠人祖祖辈辈守护着关帝庙,用指尖的温度,让千年古建筑“老而不衰”、风采依旧。

在游客最密集的下午时间段,一架无人机掠过关帝庙飞檐,为建筑做“全身CT”。尽管物理保护有局限,但数字技术为文物“永葆青春”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5年,东山县建成了“四维时空数字孪生大数据中心”,36套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在园区上空盘旋,实现全域毫米级监测。

技术人员介绍:“通过高精度影像采集与智能对比分析,系统能辨识建筑物裂缝、彩绘褪色等细微变化,及时为古建筑‘把脉问诊’。”

自3月以来,该系统已累计执行173架次景区安全巡检、66次关帝庙文物巡检。数字技术的加持让文化遗产获得了抵御时间侵蚀的“永生”之力。

“保护文物,就是守护我们的根与魂。东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精心构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体系,守护好、传承好这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东山县风动石景区服务中心主任洪永德表示,这一年来,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的文体保护工作迈向了更深层次。

景区新一代“两防”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更加先进和全方位的监控、预警系统,让古文物的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海风与时间的考验。

《东山关帝庙保护条例》已列入市立法调研项目,相关人员已于今年七月底赴山西运城、河南洛阳开展立法调研。风动石景区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聪渊透露:“这部条例在常规文物保护的基础上,针对东山地质气候等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方案。”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如今,景区户外电梯已于今年10月起稳健运行。新增的休憩凉亭与木栈道错落有致,宛若一条“时光通道”,让游客尤其是长者、行动不便者以惬意的心境,充分领略祖辈传承千百年的建筑之美,感受“忠义仁勇”的关帝文化精神内核。

关帝爷和年轻人“交朋友”

如何推动东山关帝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一年来,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新玩法,用当代语言重构“忠义仁勇”精神内涵,实现关帝符号从精神图腾到“文化IP”的跨时空解码。

夜幕降临,当数字光影投射在楼阁回廊,千年忠魂“破壁而来”。游客在声光电中穿越千年“重访”关帝史迹,一部立体光影史书渐次展开……今年10月,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创新推出关帝文化主题夜游项目,串联起关帝文化、铜山军事、风动石景区等空间载体,构建集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赏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新体验,让东山关帝文化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的生机。项目预计10月底正式投入运营。

从“美化”到“亮化”,创意夜游是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这一年的创新尝试。“我们通过差异化打造文旅夜游主题,激活多元业态,拉长游客景区体验时间,进一步激活夜间经济发展。”张聪渊说。

从“脚尖”到“指尖”,创意手游让玩家与关帝开启跨时空对话。今年7月,漳州传媒集团与腾讯游戏达成战略合作,依托竞技桌游《英雄杀》推出“赤胆忠义英雄魂”漳州限定版,以东山关帝庙为核心,构建东山关帝庙数字孪生系统,通过游戏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让更多年轻群体认可关帝文化。

从“留得下”到“带得走”,“AI关公”将关帝“请下”神坛。“小关小关。”“在呢。”今年,东山风动石官方文创店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研发“关公AI系统”,不仅具有生活应用功能,还可以实现人机实时对话。“这项设计让关公既是居于庙堂之高的武圣,也是能听、能说、能思考、可亲可近的朋友。”在东山风动石官方文创店负责人林小彬看来,这一创意不仅是关帝形象的重塑,更是一次文化精神的再定义,“让AI不再只是技术工具,而是可以传递关帝精神内涵的科技载体”。

从“传统叙事”到“当代表达”,让文化厚度转化为当下热度。在东山风动石官方文创店,无论是冰箱贴、茶杯,还是文化衫、美食,关帝文创产品融入生活日常,成为“可赏可藏可用”的文创“顶流”,受到游客追捧。“这一年来,我们深度挖掘关帝文化资源,对文创产品进行创意提升和年轻化探索。”林小彬说,目前,门店改造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日均营业额近2000元,同比增长近80%。

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蝶变新生,激活文旅“一池春水”。今年以来,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游客量80.3万人次,同比增长8.6%。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旅游人数6.62万人次,同比增长7.1%。

关帝爷拓宽四海“朋友圈”

东山与台湾一水相隔,距澎湖仅98海里。千百年来,关公忠义精神备受民间敬仰。关帝文化从大陆传到台湾,并跟随着华人外迁的足迹流播四海,生生不息。

东山关帝庙作为台湾及海外上千座关帝宫庙公认的香缘祖庙,承担着作为关圣文化对外传播重要节点的使命。

这一年,关帝信俗搭建融合“心桥”,闽台同胞越走越亲。自1992年起,东山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办关帝文化旅游节,至今已举办34届,共有800多座台湾关帝宫庙的十几万名信徒赴会参加朝圣等活动。

这一年,忠义薪火再度分香海外,提升关帝文化国际影响力。去年11月,由东山关帝庙和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组成的交流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参加国际关公文化节,同时,从东山关帝庙分灵的9尊关帝金身飞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越南、日本等8个国家。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倾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其旨归不仅是重视保存历史遗迹,也是弘扬民族文化、赓续精神血脉。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如今,全国四省六市凝聚着千年关帝文化信仰,正跨越山海,如星辰列阵,试图共同叩响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之门——

2019年,东山关帝庙正式加入“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项目,成为“中华关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由山西、河南、湖北、福建等四省六市八处关帝文化遗迹联合申报。

2024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关圣文化史迹(东山关帝庙)位列其中,标志着东山关帝庙离申遗成功更近了一步。

东山关帝庙缘何在全国众多关帝文化史迹中脱颖而出?拿到这张宝贵的申遗“入场券”,不仅基于东山关帝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需要东山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年来,东山关帝庙在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道路上,承载着更深的文化期待。

今年6月,“关圣文化史迹”申遗联席会在东山召开,四省六市八处申遗地代表聚集一堂,共议关圣文化保护传承与申遗发展新篇。这是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关圣文化史迹”后,申遗团队的首次大会。此次会上,四省六市正式签订《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标志着“关圣文化史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驶入快车道。

“今年来,我们推进‘关圣文化史迹’联合申遗取得了显著进展。”东山县风动石景区服务中心规划建设股负责人吴秀清介绍,目前东山已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申遗日常工作,确保联合申遗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同时,聚焦申遗要件,全力推进《东山关帝庙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和东山关圣文化史迹保护方面立法,为关帝庙的长效保护与科学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东山关帝庙保护管理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形成,东山关圣文化史迹保护立法已纳入漳州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计划调研项目。

“六城之盟”共赴申遗的力量持续汇聚,忠义薪火跨越时空的传承史诗仍在续写。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守正创新、赓续传承中推动关帝文化行稳致远,开启从“忠义仁勇”到“世界共鸣”的全新文化航程。(漳州融媒记者 陈铃清 陈慧慧 通讯员 李江涛)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