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抓养殖、夏秋搞旅游 东山前楼镇走出海疆发展新路

zz.fjsen.com  2025-10-14 07:50:40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我们村海景美、环境好,游客都喜欢来看日落、吃海鲜。旅游旺季时,店里每月都能多挣几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刚过,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海上餐厅老板陈瑞香算了一笔账,言语间满是满足感。

海上餐厅上食客熙熙攘攘,“最美夕阳”的鎏金晚霞与“生猛海鲜”的鲜香气息交织成趣……是什么让这个滨海小渔村的人气如此火爆?

去年以来,前楼镇党委围绕做好“海”的文章,实施“红色海疆”行动,从扎实“管”海到全面“用”海、再到真心“护”海,绘就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和美与共的海疆新图景。

“海上堡垒”吹响富民号角

清晨的阳光,洒在25.2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在前楼镇顶上村海上党小组活动阵地内,海上党支部党员和渔民正围坐在一起,开展“建言海域发包·助力蓝色经济”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商讨海域发包事宜。

“我对这次承包很有信心。”养殖户吴平光感言,此次活动商讨了生产作业中的具体问题,让他全面了解了海域发包的新政策。

不久后,顶上村海域发包取得圆满成功,承包价格较上一期提升了31%,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也让这个小渔村年度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

“这样的‘海上主题党日’‘海上送学’活动每月都有。”海上党支部书记曾阿鑫介绍,党员登上渔船、走进渔排,不光普及渔业政策,传授养殖技术,还要倾听渔民心声,化解急难愁盼。

鲜红的党旗在海面高高飘扬,前楼镇将建强“海上堡垒”作为引领发展的重要支点。

“我们一方面加快建设集党员教育、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渔民党员学习交流、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成立海上党支部,设立讨海捕捞、渔业养殖、旅游餐饮等4个党小组,选派有村主干工作经历的乡镇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直达每一个渔排、每一艘渔船。”前楼镇党委书记陈赞敏说道。

“养海育海”造就渔获满舱

航行在前楼镇碧波之上,50万个蓝色浮球整齐排列,8500口塑胶渔排随着海浪轻轻摇曳,形成纵横有序的万亩蓝田。

“塑胶渔排不仅抗风浪能力强,还能循环利用,推动养殖可持续发展。”党员先锋岗队员谢桦滨一边检查渔排设施,一边介绍。

为推动渔业产业绿色转型,前楼镇设立海域升级改造党员先锋岗,引导渔民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生态养殖模式转变。

产业发展,科技带动是关键。今年以来,前楼镇主动对接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东山县藻类科技小院,通过“科研+基地+农户”模式,引入专家团队驻村指导。

漳州市委组织部派驻下西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先哲表示:“实验室搬到渔排上,专家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决藻类养殖生产的难点痛点问题,让增产增收立竿见影。”

前楼镇还打破地域壁垒,以下西坑村为中心村,联合顶上村、叶厝村党组织开展“农渔旅共富”联建共建,建立“五联五促”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共富工坊”等14个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我家的鲍鱼个大肉鲜,就养在我身后这片大海里。现在下单,冷链直达!”眼下是鲍鱼丰收季,下西坑村海域渔排上,村民正以大海为背景直播带货,吆喝声此起彼伏。

如今,前楼镇海上餐厅、旅游平台、海景民宿、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周边村庄超400人就业创业,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万元,每年吸引50多万游客慕名而来。

眼下的前楼镇,一级渔港、文旅酒店、海上动车站、避风锚地等重点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冬春抓养殖、夏秋搞旅游”的海疆发展新路越走越宽。

新风拂面来满目幸福景

夜幕降临,前楼镇海面渔火闪烁。宁静的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转的海上治理体系在默默守护。

“多亏海上网格员,我的船才能平安返回,他们真是我们渔民的‘海上护身符’!”上个月渔民老郑的船在海上发生故障,海上网格员通过“海上智慧治理平台”发现异常,及时赶到现场,护送船只安全返港。

前楼镇将辖区海域划分为14个“海上网格”,构建“1+2+N”网格体系,建设“海上智慧治理平台”,实现2个渔港、8个停靠点、956艘乡镇船舶、1400余名海上作业人员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前楼镇创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治理模式,第一时间化解海上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镇共成功调解海上养殖纠纷、渔船碰撞纠纷等矛盾3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真正实现“小事不上岸,大事不出港”。

文明新风滋润渔村。下西坑村连续两年春节期间举办的“村晚”,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成为前楼镇一场文化盛事。

“我想展示渔村的新风貌,‘村晚’不只是一场晚会,更是文明新风的展示台。”参加“村晚”演出的村民许梅贞说,村民自筹自导自演节目涵养新风、弘扬正气,大家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苏海森 陈尧)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