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八五普法青春样本 闽南师大播种法治种子
zz.fjsen.com 2025-10-17 16:29:2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25年是“八五”普法工作的收官之年,近年来,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始终围绕“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创新普法机制,多样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推动地方法治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持之以恒,以法铸魂搭建服务平台 开展法治共建,拓展服务阵地。与漳州市委政法委共建法治漳州研究中心,与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南靖县、高新区、平和县开展依法治县(区)战略合作,连续10年与东山县委政法委签订“一村一法治宣传员”合作项目,与漳州市司法局开展“精准普法一对一”共建合作,与芗城区人民检察院、诏安县人民法院、平和县公安局等多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坚持服务同行,师生共同参与。由专业教师牵头,组建专业团队,开展包含案件代理、文书写作、法律咨询、普法活动等多样化法律援助活动。近5年来,学院开展普法活动280余次,参与志愿活动学生3000余人,服务覆盖漳州全域,受益人群逾万人。 推动教学同步,提升培养质效。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专业教学,在课程上开设《普法情景剧》《论辩技巧与诉讼实务》《闽南文化与地方法治建设》《乡村法治》专业见习课等法律援助相关课程,切实增强服务能力。 建之以道,机制协同保障服务开展 构建学业——就业的多维激励机制。将法律援助作为法律专业实践课程内容,将学生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表现纳入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的考核指标中,切实激发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建立考评激励与职业发展双向共进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作为高校教师业绩评价的参考指标,对于教师按照指导学生参与工作的情况给予社会服务工作量认定,在职业发展环节对于积极参与指导法律援助工作的教师给予倾斜。 构建法律实务能力强化培养体系。常态化开展“检察官论坛”“法官论坛”“律师论坛”活动,曾邀请原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荣龙,原长泰区人民法院院长姚毅奇,福建省人大代表、一级律师蔡丽羡等实务专家来校交流,着力强化实务工作能力。 固之以优,品牌建设点亮法治特色 强化组织建设,优化服务队伍。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龙江法律援助服务队,在校内建立法律援助中心社团,形成校内校外一体推进的有组织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法律援助服务队多次被学校评选为“青年突击队”。 多元特色活动,凝练服务品牌。自2012年以来,学院与龙文区检察院、漳州市律协共同开展“检校律辩论赛”,与多个司法实务单位开展师生法治沙龙研讨活动,打造共学共进的良好氛围。学院围绕“普法四进”,即法治服务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军营打造服务品牌,以“全景式普法”“互动式普法”“沉浸式普法”为主要工作方式,以普法情景剧为中心,围绕相关主题协同开展普法互动活动、法律知识讲解等系列内容。近年来,学院普法活动走进芗城区龙江社区、周宁县后洋村、平和县九峰镇、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东部空军某部等,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吴宇轩)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