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台商区农耕文化园 勾勒城市的“田园牧歌”

zz.fjsen.com  2025-10-17 18:06:1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州台商区农耕文化园成为周边居民遛娃的好去处

东南网漳州10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文/图)傍晚时分,暑气逐渐消散。家住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金山村的陈奶奶领着小孙子,趁着凉爽的晚风,来到了离家不远的西边农耕文化园散步。自这片荒地被改造成为农耕文化园后,这里便成了她和周边居民遛娃的好去处。

西边农耕文化园占地114.27亩,坐落于滨江生态景观休闲带与文圃山生态保育区的交接处,地处厦漳同城大道与疏港大道之间。它与不远处的疏港农耕文化园连成一片,成为台商投资区滨江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边农耕文化园内随处可见各类农耕谚语

展示农耕文化 绘就“诗与远方”

踏入西边农耕文化园,漫步于盛开的向日葵花海之中,随处可见各类农耕谚语和具有农耕造型的建筑。犁地、播种、收刈……一件件老物件建筑模型如同“活教材”,诉说着农民对土地文化的坚守。在园内的农家小院景点,圆鼓鼓的粮仓上“五谷丰登”四个大字,无疑是对农耕文化的最佳诠释。

陈奶奶表示,她最喜欢这个农耕文化园里与农耕相关的建筑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往农村常见的耕具逐渐难觅踪影。而西边农耕文化园的出现,让她在遛娃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小孙子更多地了解农耕知识。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除西边、疏港的农耕文化园外,另有3处以“田园为景、文旅为魂”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园。目前,这些农耕文化园的建设工作均已完工。据漳州台商投资区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陈朝木介绍,眼下所有公园核心种植区都已完成全部轮种工作,此次播种以向日葵和百日草为主,现阶段各园区正进行日常管护,以确保高出苗率和高成活率。

通过探索“粮油轮作+田园风光+研学文旅”的模式,这些农耕文化园打造了集文化传承、农旅体验、田园休闲、亲子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耕文化示范基地,成为市民周边游的热门之选。市民游客置身其中,不仅能够看到乡村焕新发展的生动图景,更能在一个个园区里寻得“诗与远方”的安逸。

位于工业园区旁的九冬农耕文化园

“离尘不离城”营造独特风光

微风轻拂,观湖农耕文化园内红粉交织的百日草在风中轻轻摇曳。与不远处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园区内弥漫着“离尘不离城”的闲适氛围。这份宁静与安谧,为周边的居民营造出了一份独特的惬意。

该园区与观湖大境小区仅一路之隔。鉴于其周边为生活小区的实际情况,在园区设计建设之初,便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主要建设项目丰富多元,涵盖耕心玉米田、草莓采摘园、集装箱创意营地、田埂生态道路、滨水步道、榕树广场、农夫菜田和生态停车场等。结合不远处的的“口袋公园”,共同“留”下了居民的幸福时光。

与毗邻居民小区的观湖农耕文化园不同,九冬农耕文化园则是紧邻太龙电子产业园,在G234辅路旁开辟出了一片服务于居民的休闲娱乐区域。该文化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了休闲广场、田埂生态道路、蔬香田园等,为工业园区周边增添了小微绿地,让整个城市的生态更加和谐,也更具人文温度。

作为历史建筑中西合璧典范的天一总局,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中国邮政史、金融史及华侨发展史。眼下,建设完工的天一总局农耕文化园,为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国保”增添了别样景致。

约16.05亩的园区土地上,漳州台商投资区规划建设了花田景观、亲水平台、管理房配套设施提升、田埂生态道路和侨批文化打卡装置等。这使得前来天一总局游玩的市民游客,在领略“国保”风采之后,又有了新的打卡地。

疏港农耕文化园

拓展多业协同 融合经济文化

如今的漳州台商投资区,一处处精心打造的农耕文化园,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从观光到农耕文化体验的多元选择。而农耕文化园除了传承农耕文明,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外,从核心功能层面审视,还是一个促进产业融合的综合平台。它紧密连接农业、旅游与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点。陈朝木表示,目前漳州台商投资区产业集团正积极推进各农耕公园业态合作洽谈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当前,这些集文化、经济、生态多维度的农耕文化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勾勒出漳州台商投资区的“田园牧歌”,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新亮点。展望未来,这一个个农耕文化园也将为漳州台商投资区的民众带来更多美好的田园体验与文化享受,助力该区域的全面发展。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