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鲍鱼肉 撬动“蓝色经济”
zz.fjsen.com 2025-11-05 08:55:56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记者在东山岛周边的蔚蓝海面上,看到连绵的鲍鱼养殖渔排随波起伏,宛如一片浮动的“海上牧场”,而在码头,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鲍鱼苗从这里出发,运往全国各地;市民餐桌上的鲍鱼,10只至少6只曾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 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制胜” 金海兴海上养殖场负责人陈庆玲站在渔排上,手中网兜轻提,一只只肥硕的鲍鱼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过去养鲍鱼靠经验,现在靠精细化养殖。”他指向养殖区,“饲料投喂量都按鲍鱼生长周期精准计算。”这种精细化养殖模式,让金海兴的鲍鱼成活率不断提高。 今年前9个月,东山鲍鱼的出口数据再次凸显了其产业地位:鲍鱼制品出口额突破10亿元,占全国鲍鱼制品出口总量近七成;活鲍鱼出口同样表现亮眼,出口额超过1亿元。从滋养国内市场的“种苗供给地”,到角逐国际市场的“出口主力军”,东山鲍鱼实现这一跨越,背后依托的是这条从育苗、养殖到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东山的海流是天然的‘供氧泵’,水温常年稳定在鲍鱼最适宜的生长区间,海水咸度也精准匹配其生理需求,这真是‘老天爷赏饭吃’。”深耕行业二十年的福建省东立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坚涛坦言,“但真正让我们站稳脚跟的,是用十年时间搭建起的全产业链体系——从优质亲本选育、幼苗精细化培育,到成鲍生态养殖、产品精深加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有把控。” 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漳州民营企业正以品质为帆,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漳州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漳州市民营企业出口制作或保藏的鲍鱼占同期全市制作或保藏的鲍鱼出口总值的99.7%。陈庆玲以一罐冻煮鲍鱼为例:“从活鲍鱼到成品,需经过原料验收、暂养、去壳去内脏、盐揉、清洗、烫煮、冷却、分级等十几道工序、数小时低温锁鲜,连调味汁的咸度都精确到0.5%。”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金海兴的鲍鱼罐头、冻鲍鱼肉等产品快速打入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 从“靠天吃饭”到“标准先行” “不同国家的准入门槛千差万别,欧盟对重金属和药物残留限量要求极严,美国则格外看重鲍鱼的外观形态,壳面光洁度、肉质饱满度都有明确标准。”在东山华昌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陈瑞拿起一枚检测合格的鲍鱼说。记者在现代化加工车间里看到,流水线有序运转,技术人员身着无菌服,对即将发往美国的冻煮鲍鱼进行最后检测。 要迈过这些“门槛”,资质与标准缺一不可。东山鲍鱼出口前,需提前申请并获取官方出具的兽医证书、健康证书,加工企业还必须通过目标国家认可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认证。这些严苛的国际标准,看似是“拦路虎”,实则倒逼整个产业加速升级——养殖环节禁用违禁药物、加工环节引入智能化检测设备、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产业链上的每个主体都在向“更高标准”看齐。 在东山县永隆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冻煮鲍鱼(肉)生产线旁工人们正熟练地处理着鲍鱼,一批批产品蓄势待发。品管部负责人陈小燕指着操作台说:“鲍鱼对加工环境要求极高,我们建立实施符合国际规范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让鲍鱼在最佳环境中完成蒸煮、冷冻,这样能锁住其鲜嫩口感。” 一边是国际标准的“严要求”,一边是生鲜产品“鲜、活、急”的特性,如何在严格监管与高效通关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海关部门的重要课题。“我们不搞‘末端监管’,而是从源头介入,养殖环境是否达标、饲料采购是否合规、养殖记录是否完整,我们都会定期上门指导。到了出口环节,我们为活鲍鱼开通‘绿色通道’,企业提前预约,我们第一时间上门查验。”东山海关产品监管科副科长李子涵介绍,只要查验合格,现场即可出具证书,企业在14天内可根据船期灵活安排发货,无需反复跑流程。当然,除了“随约随检”,“提前申报”、证书“云签发”等便利化措施的实施,也为鲍鱼出口节省了宝贵时间。 从高空俯瞰东山岛,养殖渔排与加工厂房相映成趣,在往来的运输车辆穿梭中,记者感受到处处一派繁忙。从依赖天然资源的“靠海吃海”,到掌控全产业链的“养海兴海”……这片蔚蓝海域上的“鲍鱼传奇”,仍在续写新的篇章。(漳州融媒记者 王心如)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