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携手抗疫情 漳州在行动

​即日起,由省委网信办主办、东南网承办的【全民携手抗疫情】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活动征集并传播来自防抗疫情一线和普通民众的更多真实可感的抗“疫”故事与感想,构筑全民抗“疫”同心圆。漳州市委网信办联合东南网漳州站开设本专题,展示漳州全市在防抗疫情中的感人故事和正能量。

 资  讯 

龙文一夫妻携手抗疫情: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2020-02-01 15:02

在去南平之前,郑淑娟的丈夫到景山街道看妻子,简单的几句交代后,郑淑娟送丈夫到电梯口。

东南网漳州2月1日讯(通讯员 李杰 本网记者 苏海森 文/图)自1月23日开始,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景山街道干部郑淑娟9天来一直在岗位坚守,查实社区群众底数、摸排走访群众健康状况、协调一线工作人员口罩、询问隔离患者状况……成了她的最近日常。

“拼命三郎”9天坚守

“妈妈,回家,妈妈,回家。”“要妈妈,妈妈陪我玩……”面对一岁多牙牙学语的女儿炙热的眼神,郑淑娟已经找不出理由来敷衍孩子了。自1月23日景山街道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郑淑娟就一直没有休息过,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大大减少。

1月24日中午,还在加班的郑淑娟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肚子剧痛又感觉晕晕沉沉,在家人的敦促下赶忙上了医院。医生说她由于得了急性肠胃炎后患上发烧。匆匆挂了急症后,打了点滴的郑淑娟来不及休息又急忙赶回单位忙前忙后……郑淑娟几乎连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1月24日是大年夜,一顿晚饭的时间,就是郑淑娟和当天开了五个小时车才回到家的异地民警丈夫短暂的相聚。匆匆吃过晚饭后,郑淑娟和同事们深入社区摸排到凌晨,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多。丈夫称她是“拼命三郎”,她开玩笑地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正是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让任何一名群众有感染上病毒的可能。”

夫妻二人携手抗疫情

“这个春节,我们本来都商量好了,我在街道值守,没有轮到值班的丈夫在家陪伴老人孩子。”郑淑娟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形势严峻,大年初三,在南平市邵武市公安局工作的丈夫也响应号召,放弃休假返岗工作。

在去南平之前,郑淑娟的丈夫到景山街道看妻子,简单的几句交代后,郑淑娟送丈夫到电梯口。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刻,郑淑娟忍不住泪目了,她说:“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都依然健健康康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每天晚上回到家,女儿早已进入梦乡,平日里,郑淑娟和丈夫只能通过视频跟女儿说说话。“放心!家里有我们,你们好好工作”家里的老人十分支持郑淑娟和丈夫的工作,“幸好有父母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和丈夫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当前防疫工作中。”

防控一线:芗城医疗废物废水检查“先锋二人组”

2020-01-31 21:14

    “这是疫情防控一线,我们是党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最前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芗城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李佳文如是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芗城生态环境局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开始就每天安排人员到定点医院轮流巡查,后来建议安排固定人员,以减少人员接触疫区。芗城生态环境局的李佳文和林炜挺身在前,毅然报名上前线,成为生态环境局检查医疗废物废水的“先锋二人组”。他们到定点医院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置工作,指导医疗废水消毒并进行检测,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李佳文和监测站站长林炜都拥有着丰富的基层执法监测经验,平时是单位的业务股室负责人,此次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本该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假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深知“没有大家,何来小家”,顾不上家中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主动放弃假期休息时间,连续开展定点医院的医疗废物、废水督查检查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他们对市医院、909医院、人民医院等市区三家定点医院和作为疑似病例集中观察点的石亭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废物、废水专项检查,累计出动二十余次。

“一定要守住医疗废弃物这道防线。”李佳文在现场重点检查了医疗废物是否应收尽收、分区贮存,是否做到日产日清、专车运输,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记录库存和转运台账。

“要加大药剂投放,确保医疗废水达标排放。”林炜在现场重点检查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对医疗废水进行取样监测,督促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增加投药量和消毒时间。

他们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疫情防控“火线”默默奉献,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林良益 许宇)


漳州东山八尺门大桥防疫卡口暖心一幕

2020-01-31 13:33

执勤人员坚守岗位 施林平供图

东南网漳州1月31日讯(通讯员 施林平 邱东兵 本网记者 陈志远)"来来来,都站了好几个小时了,大伙辛苦了,都过来吃点东西吧…"。1月30日上午8时许,东山县八尺门大桥防疫卡口(G357-26K+900M处)走来一位手提花生牛奶、面包和矿泉水等物品的中年男子,脸上挂满笑容,真诚对正在执勤忙碌的执法员连连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该中年男子姓林,家就住在这条公路旁边的后林村。据他说,好几天了,他在自家的楼上总是看见这个卡口有工作人员在忙碌值勤,24小时从不间断。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人人都躲之不及,执勤人员却坚守岗位,尽职履责,知道这些工作人员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平安,每每看着心疼和感动,所以今天一早就买来这些物品送过来,让大家伙吃点东西,暖和暖和身子,表示慰问,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热心市民送来花生牛奶、面包等物品 施林平供图

连日来,东山县交通执法大队积极响应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时专题部署当前疫情防控阻击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分工,要求领导带班,全体执法员齐上阵、共参与。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国道357线27公里处八尺门大桥路段设点,实行24小时值班,配合公安、交警、卫健等部门开展卫生防疫检查,重点对入岛车辆逐车、逐人进行排查检测,严禁问题车辆、人员入岛,以防流入,以防扩散,有力开展区域疫情防控阻击工作。并配合运管所全力对交通运输企业、维修、寄递物流、驾培、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及局属企业进行用工人员来源进行再摸排,重点排查是否有武汉、湖北及其他外省籍员工,确保防疫工作全覆盖。

“您好,请配合检查。”“辛苦啦!”

“您好,为了您的安全,请配合测一下体温。”“非常时期,应该的。”……

一声声文明执法用语,一声声理解之词,温暖着这一路不同寻常的防疫阻击之战。

暖心!漳州长泰溪东村3村民捐出7000多个口罩

2020-01-30 18:52

溪东村党员郑伟灵捐赠500个口罩。

东南网漳州1月30日讯(通讯员 马世超 王凯瑛 林少波 文/图)当前,正值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刻,口罩成了家家户户的必需品。在口罩供应紧张之际,漳州市长泰县溪东村出现了暖心的一幕。

1月29日一大早,长泰县溪东村党员、退伍军人郑伟灵拿着500个口罩走进溪东村委会大院,将口罩无偿捐赠给溪东村委员会。

“现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干部全部都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了,还有很多村民买不到口罩,疫情形势严峻,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贡献力量,让村民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全。”郑伟灵说,他了解到最近市场上口罩脱销,便将手中持有的口罩捐赠给村里,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员郑伟灵的示范带动下,该村村民郑武勇、郑秋强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自己手头库存的口罩捐赠出来,支援溪东村疫情防控。

原来,郑武勇和妻子在溪东村经营着一家劳保用品店。他表示,自己听说预防疫情需要配备大量口罩,现在口罩很难买到,于是他和妻子将店里库存共计7000个口罩全部捐给了溪东村委会。“没想要回报,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郑武勇说。

而另一位无偿捐赠者、常年在外跑运输的溪东村村民郑秋强将家里的口罩整理出来,共350个。“以前跑运输买了很多口罩,现在听说一线工作的村干部和村民需要很多口罩,我就想做点事情来帮他们。”郑秋强表示要将这些口罩捐赠给村委,由村委发给有需要的人。

村民到溪东村村委会门口领取口罩。

据悉,截至1月30日,该村共收到村民捐赠口罩7850个。收到口罩后,村委会陆续将口罩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村民。溪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郑宗生表示:“郑伟灵、郑武勇、郑秋强3人给全体村民做了表率,解了燃眉之急,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来做表率。”

漳州首批医疗队出征驰援武汉

2020-01-27 11:50

 

市领导等为漳州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送行 本报记者 李林 摄

1月26日傍晚,漳州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在漳州宾馆举行。副市长吴卫红代表市委市政府为医疗队送行。

在全市开展抗击新型肺炎的关键时期,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积极动员,组建医疗救护队赴武汉支援。接到动员令后,漳州市广大医务人员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加武汉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仅在不到一小时内便完成了医疗队员的招募。“得知消息后,我们重症医学科的30多名护士都报名了。”市中医院护师蔡笔锋说道。最终经过筛选,漳州市第一批共选派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7名,后备待命护理组人员5名。出发的第一批普通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3名,包括呼吸科专科护理人员2名、感染性疾病科专科护理人员1名;第一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队员4名,均为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人员。出发的第一批医疗队队员都来自漳州市中医院和龙海市第一医院,后备待命的护理组人员来自漳浦县医院。

在第一批医疗队出发的同时,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按照第一批医疗队组建任务和专业要求,立即着手开展后续两批待命医疗队人员的选派工作,预计月底前将完成选派工作。

援助湖北医务人员与同事告别 本报记者 李林 摄

医护人员正在搬运救援物资 本报记者 李林 摄

龙海市第一医院护师张民元:

支援家乡义不容辞

身为医护人员,对于此次疫情其实大家都有了预判,可能疫情会波及其他城市,可能需要人员去支援武汉,我们心理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在接到组建医疗队的通知,同事们都十分踊跃地报名。这一通知对我而言这更是家乡的召唤。我来自湖北黄冈,许多亲戚都在湖北,疫情发生后,我一直都很关注情况的变化。早在几天前,我就想过要主动申请前往湖北支援,因此当接到名单确认的通知时,我甚是激动。身为湖北人,支援家乡,我义不容辞,更应该冲在前头;身为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使命所在,我更是责无旁贷!

漳州市中医院护士吴丽榕:

面对疫情责无旁贷 

我是1995年出生的,作为此次漳州赴武汉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危难时刻我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我感到无比荣幸。此行对我而言,也是组织和领导对我的信任,是对我工作的认可。面对疫情,作为ICU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随着疫情的发展,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重病患者,这些重病患者不是普通科室医生能够治疗的。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我便开始思考怎样能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并和家里人谈起过想去支援武汉。此行虽然家人挺担心的,不过平时加班加点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常态,所以家人对于我的工作还是非常理解的,也表示会支持我的决定。希望我们这次赴湖北能尽早、尽快地控制疫情,大家都平安归来!

⊙本报记者

第一批后备护理组成员名单

第一批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成员名单

第一批后备护理组成员名单

疫情袭来,这群“蓝朋友们”依然坚守

2020-01-25 19:02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靖土楼景区里,一群“蓝朋友们”坚守岗位,为土楼居民、游客保驾护航。

南靖消防大队土楼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除了进入景区,日常巡查检查灭火器、烟感装置及消火栓压力之外,还就防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倡导居民、游客戴上口罩,注意预防工作。据悉,福建南靖土楼土楼群及土楼景区内的民房、房宿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南靖消防大队土楼消防救援站作为景区内唯一的消防救援站,担负着整个土楼景区消防安全保卫的重任。为确保土楼景区安全,春节前夕,土楼消防站消防员进入景区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对灭火器、智能烟感、消火栓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

时针转动,灯火亮起。“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这群“蓝朋友们”对事业的坚定诠释。(王春旺 杨珅文/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