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整治九龙江,4年花了25亿
晨报记者 主父真真
天然健康的提子采摘园;“一江两岸、水树相映”的锦江公园;绿色环保的人工湿地工程;还有江景、水景和山景合一的郊野公园;养猪户少了,水也清澈了……这是整治后的九龙江漳州段。
熟悉这里的人或许还记得,曾经,九龙江上游龙津溪发臭的水质让人不敢走近。而今,近三年来,九龙江漳州段三类水质达标率都在92%以上,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
这一切的得来并不是偶然。昨天,厦门、漳州、龙岩三市人大常委会联合视察组来到了九龙江漳州段。据介绍,漳州市从2009年到2013年上半年,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用于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流域整治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取缔不达标企业
九龙江上游的水质改观了,是因为很多超标排污的工厂被整改或强行关闭了。2012年6月以来,16个不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在审批环节就被否定,从源头上杜绝了污染隐患。2012年以来,漳州市依法关闭取缔19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企业。
在重金属污染防治方面,漳州市关闭淘汰了12个落后产能项目,完成19家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而对于落后产能,漳州市也采取坚决淘汰态度。2012年至今,取缔了21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造纸企业及不能稳定达标企业,而且还断水、断电,拆除生产设备,防止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改善上游环境
小池塘、芦苇、水葱和美人蕉,还有石子路和小树林,这里,是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田头村的人工湿地工程。该工程采用厌氧预处理技术,将全村1600人口,每天500吨的污水全部汇集到这里,流进去的是污水,流出来的就是清澈的水。
2010年到2012年,九龙江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以来,做成的示范项目涉及7个县(区)、28个乡(镇、场)、262个行政村。九龙江流域7个县市区,至2013年6月,已有6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
此外,2009年以来,漳州市共投入1.87亿元,关闭拆除养猪场16970家,处理生猪112.97万头,并坚决取缔禁养区内养殖回潮,还切实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严格规范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投放、消毒处置,杜绝随意丢弃病死生猪。
整治任务仍然重
漳州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任务仍较为繁重:一些禁养区养殖反弹现象时有发生,农村生活污染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配套管网建设进展较慢;个别企业依然存在违法排污行为;海漂垃圾整治工作机制还未建立。
一条江的水质,上游是关键。九龙江流域整治,对漳州来说,依旧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