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护九龙江,厦漳龙达共识

九龙江厦门北溪引水取水口水质良好。记者 主父真真 摄
监管
厦门市在北溪引水口建立了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饮用水源水质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管理。
晨报记者 主父真真
宽阔的河面,波光粼粼、清澈流淌,这里是九龙江江东水闸厦门北溪引水取水口。2012年11月,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正式投用,将明渠改为暗渠,实现了九龙江取水口到厦门的原水输送渠道44公里全线封闭,避免了沿途污染,水质明显改善。整个厦门市85%生活用水都来自九龙江。保护九龙江,厦门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
连日来,厦漳龙三市人大联合视察了九龙江整治情况,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初步就共同保护九龙江流域水环境达成“厦门共识”。
上下游环境信息共享
九龙江的水质到底怎么样,厦门、漳州和龙岩三市都很重视。厦门市在北溪引水口建立了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饮用水源水质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管理。
厦门市加强与漳州、龙岩两地的区域协作,完善了厦、漳、龙三市环保部门的联合巡查、联合检测、联合治理的“三联合”联动监督制度。坚持对北溪饮水龙海段6.38公里明渠段饮用水源保护和长泰龙津溪、马洋溪水质情况开展月巡查,并及时向龙海市和长泰县环保局反馈巡查情况,不断完善九龙江流域上下游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资金支持共同治污
自2003年起,厦门市每年都向福建省政府上缴专项资金支持九龙江上游地市开展流域综合整治。2011年起,厦门市上缴的专项资金增加到8000万元。今年,厦门市拟增加1000万元对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达到三类标准以上的地市予以鼓励。
此外,厦门市也积极帮助兄弟市开展污染治理。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已正式投用,厦门市出资兴建的北溪饮水左干渠大人庙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站完成了历史使命。厦门市仍继续维持该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站的运营,以处理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工业污水。
需进一步加强协作
在三市共同努力下,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九龙江水质达标情况还不稳定。
特定自然条件下藻类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沿江工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湖库化”、无序开矿、采沙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时有发生。
厦门市建议进一步做好供水保障工作,大力推进一水多用、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再生利用等节水、用水措施,并呼吁尽快建立厦、漳、龙三市责、权、利相统一的水质监测考核体系,多方拓宽治理资金筹措渠道。
延伸阅读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引水隧洞已经开凿
晨报讯(记者 主父真真)厦门未来第二水源———位于九龙江支流龙津溪上游的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引水隧洞已经开凿,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记者前日在施工现场看到,大型机械正在开挖和浇筑溪流右岸挡土墙,大桥桩基开始砍桩,右岸交通变道上车辆运行有序。
据介绍,目前已经完成306户移民安置点的签字确认工作,正着手开展两个安置点的规划编制,溪口大桥及其连接线复建工程设计的征地、拆迁、大桥打桩等工作已全部完成。
长泰枋洋水利枢纽是一个具有城市供水、防洪、灌溉、发电、旅游开发及环保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投资概算约为13.94亿元,工程建设工期为4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建成后每年可向厦门供水2亿多立方米,将成为厦门优质可靠的第二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