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龙海修理工“自造”摩托车 爱心拍卖筹款捐小学

zz.fjsen.com 2013-09-22 12:41   来源:漳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8年前,为了回应他人笑其“没文化”,龙海市白水镇白水村摩托车修理工蔡文中,花了3年多的心血,鼓捣“自造”出一辆摩托车,在当地传为佳话。如今,他却想把这部融入他心血、感情与寄托的“爱车”出手,将拍卖所得捐献给希望学校。

9月3日中午,在蔡文中的机械作坊里,记者见到了18年前他“自主研发”的那辆摩托车,长1.9米、高1.3米左右,车身不少地方漆色剥落,车体处有拼接痕迹。“走,咱们试试,好骑着呢!”蔡文中将车辆推到空地上,让记者试骑。记者体验时发现,方向和速度还算容易控制,并没有摇摇晃晃的感觉。

今年42岁的蔡文中是地道的农民,15岁时在白水镇区跟着师傅学修钟表。3年后出师,他并没有按部就班走寻常路,反而放弃了所学的技艺,又把眼光瞄上了新事物——花了100元买了辆自行车。反复拆装后,他办起自行车修理店。头尾又过了3年,寻思摩托车是未来代步工具,蔡文中又再次转了方向。掏出2000元购买旧车,还是反复拆了又装,自学修理摩托车技术。

不过,买车来修,蔡文中并没有得到他人的支持,反而被取笑:“小学五年级都没有毕业,还想自学鼓捣修车,白日做梦。”甚至连他的父亲面对一堆四处乱放的零部件,也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还是踏实干活,修理车靠的是文化水平,自学哪能成。玩一玩是可以,别当真了。”然而不服气的蔡文中执意找来一些书籍,反复比对说明书研究。两年后,蔡文中修车技艺在当地逐渐小有名气。

每天修车100来块的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蔡文中并没有安于现状,一有空,他便一头扎进摩托车的书刊里。他不仅收获和掌握了各类车辆的修理知识,也满心羡慕书里造车人的风采。多年前“不仅能修车,还能造车”的争气话,让蔡文中一直耿耿于怀,决定自造一辆摩托车来过把瘾。

  • 责任编辑:陈颖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