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名藏个好故事:漳州郡守南宋首创随铺设庵
zz.fjsen.com 2014-05-07 11:16:0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随铺设庵 漳州郡守南宋首建 用于接待漳潮古驿道上的过客,这项惠民政策被后人延续
【开栏语】 丹霞驿,双庵镇驿道,双庵依旧在; 木棉铺,郑虎臣诛贾似道; 甘棠铺,溪水甘甜,三平祖师公喝了称赞…… 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示范段沿途,将新建梅溪、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等驿站,重现漳潮古道的驿铺风貌。其实,漳州置州1300多年,一山一水背后都有故事。 今起探秘频道推出“一个好地名里 藏个好故事”策划,告诉你漳州“铺”、“桥”、“县”、“寨”背后的那些事。 东南网5月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曾炳光 杨清竹 文/图) 铺,意为旧时驿站。 现今,依然能在漳州找到“铺”的影子:长泰十里铺;芗城东铺头、茶铺;云霄马铺、火田铺…… 谁曾知晓,漳州到潮州之间,一路南行有13个铺,而庵依铺而设,过路的旅人可以免费歇脚。而南宋末年,漳州郡守傅伯寿建了漳州历史上第一个随铺设立的庵,接待过客。这项惠民政策,被后人延续。 如今,在闽南,还保留一种跟“铺”有关的计量方式:十里一铺。 铺、庵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写,你来看! 1铺 旧时驿站 【十里一铺】 东驿路十里设一铺 故有“十里一铺”计量方式 在漳州有“东门金”的说法,出文昌门,即是市场,这里商贾云集,官方大多也在此采购所需。由于商业发达,又是东边驿路往泉州的第一站,所以被叫作“东铺头”,现在东铺头街道沿用此名。 一路往东,分别是赤岭铺、鹤鸣铺(云洞岩)、马岐铺、江东铺、石井铺、板桥铺、龙江铺,铺与铺之间,按《大明漳州府志》记载,严格按照十里为间隔,也只有东门才如此密集设铺,其他出城的驿道并没有,一般为相距十五里或者更多,足可见东边驿路对漳州的重要性,至今漳州民间还保留着“十里一铺”的计量方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2014-04-30 ]泉州完成地名普查 388条街巷重名19条含“马”
- [ 2014-04-29 ]制订方案 加快落实社会救助、地名普查和殡葬改革工作
- [ 2014-04-29 ]福建省社会救助、地名普查暨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 [ 2014-04-28 ]地名地域陶瓷文化千年不变 德化获评"千年古县"
- [ 2014-04-16 ]福建省政府组织收听收看地名普查暨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会议
- [ 2014-03-25 ]留住福州老地名,留住乡愁
- [ 2014-03-05 ]五行都不缺生肖独少猴 泉州地名诉说“古早味”
- [ 2014-02-28 ]旅台老漳州人手绘龙溪地图 记录老地名古建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