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名藏个好故事:漳州郡守南宋首创随铺设庵

zz.fjsen.com  2014-05-07 11:16:0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钦差连人带马摔入河

河边晒圣旨耽误贾似道被杀

按照现存最早的漳州府志——《大明漳州府志》记载,漳州郡守傅伯寿的惠民做法,被后来者所延续。现在,距离漳州市区最近的木棉庵还在,木棉铺已无迹可寻。

江焕明回忆,几年前,曾陪同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女博士到此一游,女博士见到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所记载的《木棉庵郑虎臣报冤》的故事,很是兴奋。

69岁的庙祝(即寺庙中管香火的人)陈木火称,郑虎臣押贾似道路过木棉庵,贾在香炉下发现一张写着“生于花锦地,死于木棉庵”的字条,被郑杀了。陈木火指着庙廊道墙上一处石碑,说当年贾的鲜血就喷在此处,结果此处无法抹灰,直到道光年间才用石碑遮挡。60岁的陈万海证实,称这一说法在龙海九湖镇木棉村口口相传。

陈万海说,由于贾似道是当时的皇亲,皇帝反悔,让快马传贾似道回京,结果钦差路过木棉铺附近的七片桥,连人带马摔入河中,湿了圣旨,钦差在河边晒干圣旨赶到木棉庵时,郑虎臣已杀了贾似道。

如今,在木棉庵一侧,抗倭名将俞大猷题写的石碑“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从明保存至今。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地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