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两工人疑被毒气放倒 事发龙文湖滨路工地

zz.fjsen.com  2014-07-03 11:21:1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井下作业 两工人疑被毒气放倒

事发龙文区湖滨路工地,工人一死一重伤,重伤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事发污水井周围已拉起警戒线,井下可能淤积有毒气体

东南网7月3日讯(海都记者 林深圳 戴江海 通讯员 黎斌 文/图) 昨天,胡先生还躺在解放军第175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未脱离生命危险。

他是龙文区湖滨路施工方的工人。前天下午5点40分左右,他和工友高女士清理污水井里的沙包时,突然倒下,不省人事。高女士不幸身亡,而他出现窒息、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

经医生检查,两人可能被污水井下淤积的硫化氢等气体毒倒。昨天,龙文区安监局已到事发现场调查。

道路准备移交 污水井下清沙包

龙文区湖滨路是新建的市政道路,还未办理移交,未正式通车。

事发地点在碧湖生态园区建元东路与湖滨路交叉口的路面上。前天下午6点半左右,海都记者赶到现场,发现一处污水井盖直径约60厘米,周围堆放着30多包沙袋。对面沿街店家称,之前有两名工人到下水道清淤时被毒倒,已送医救治。

昨天上午,海都记者再次来到事发现场。一名施工方员工介绍,湖滨路事发的污水井约4米深,此前为了防止上游生活区排放的污水影响道路施工,湖滨路污水下水道设施建好后,公司用沙包将污水井填埋了。现在湖滨路工程已基本完工,准备办理移交手续,施工方派工人将所有污水井内的沙包清理出来。

工人下井营救 上来后感觉抽搐

一名施工方员工说,前天下午3点左右,高女士(37岁,芗城区芝山镇金峰村人)和胡先生(56岁,湖南人)一起在事发地点清沙包。当时,高女士下到直径约60厘米的污水井,用绳子将沙包绑住,然后胡先生站在路面上将沙包拉上去。前天下午5点40分左右,此处污水井内的沙包已基本清理完,井底只剩三四袋沙包了,可高女士突然晕倒。

事发前,他们的同事黄先生在附近,才两三分钟没留意,突然发现胡先生不见了,赶紧跑过去,发现胡先生和高女士都倒在井底。他立即报警,然后叫工友来帮忙。随后,他下到污水井,用绳子将两名同事绑住并救上来。“我下去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才几分钟,上来时浑身很难受,感觉整个人都在抽搐。”他猜测,胡先生是下井救高女士,才被毒倒的。

医生随后赶来,初步检查,高女士呼吸心跳已停止,胡先生也不省人事。随后,两人被送至解放军第175医院救治。

经检查,两人疑被下水道内淤积的硫化氢等气体毒倒。目前,胡先生因窒息、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还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昨日上午,龙文安监局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情况

□解密硫化氢

专家:解放军第175医院急诊科主任康德

硫化氢中毒 可能成植物人

在有机物发生腐败的场所,如沼泽地、污水井、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有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硫化氢和沼气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本身有强氧化性,过量吸入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肝肾等脏器严重受损。硫化氢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可迅速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断细胞氧化过程,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吸入极高浓度时,中毒者可在瞬间丧失意识,反射性地发生呼吸停止,由此而发生猝死。由于人的大脑对于缺氧最为敏感,因此,许多硫化氢中毒者以昏迷为主要表现。如果大脑受损严重,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成为植物人。

●无特效解毒剂 下井需要防护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污水井等场所更容易产生和蓄积硫化氢气体。所以,夏季是硫化氢中毒的高发季节。硫化氢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屡有发生,目前没有特效解毒剂。因此,如果要到污水井等场所作业,最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需要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现场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在没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要进入。必须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等措施。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号联系,并有专人监护。

●抢救中毒者 需立即给氧

抢救硫化氢急性中毒者需注意,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行事,救援者进入中毒环境前须佩戴个人防护器具。尽快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立即对呼吸、心脏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在救援的同时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由专业人员承担事故现场的处理工作。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毒气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