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两月 漳州72岁退休工画出石码版清明上河图

zz.fjsen.com  2014-09-12 08:53: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老石码水田相间 市藏于巷

翻阅《石码镇志》,老林发现,百年前石码依山傍水,田地众多,木板桥石桥不少,人们逐水而居。而从九龙江支流锦江分流出的蔡港,贯穿当时石码镇聚居地。

在此基础上,老林以蔡港为主线,画中体现港两边屋厝林立,农田纵横,数条大小桥。按照志书记载,当时镇内有龙海桥、港口桥、美田桥、关帝庙后桥等大小桥梁。那时,人家尽枕河,小桥流水连接大街小巷,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直到民国年间,港道渐渐淤塞,港面日益狭窄。后市政建设,填港筑道,由水变陆,小桥流水变成通衢大道,蔡港由此消失。

在志书中,老林还发现,石码的老街名恰是体现这条街上所经营的营生,可谓市藏于巷。比如面线街、菜市街、碗街、布街、鱼市、灯市……皆为巷名。后石码镇区扩大,集市才逐渐从巷中分离出来。而在画中,如今仍存的铸鼎巷、面炙街都在其中。

想象加工创作而成 想拿去展览

老林说,要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是石码,重要的地理标志必不可少。在图中,有现今仍在的宛南亭,只不过它不在打石街街心,而处于水中小岛,亭前有“宛南亭前桥”,旁有龙树王。

图中的宛南亭,与如今的造型也天差地别。图中,宛南亭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而今,则是西洋派。老林说,这是因为宛南亭后来经重修,才有了现在的风格。

另一重要地标,则是现龙海一中的前身——锦江书院(康熙六十一年兴建),书院对面为朱文公祠(已废)。

为了再现百年前石码建筑风格,老林走进现存古老的街巷,拍照存底。

描绘完大致地标,能体现当时风俗的就是人物活动了。画中,有正在春播的人们,有看社戏的、有抬轿的、有娶亲队伍的、有挑柴的……老林说,这些创作,他没有多加考究,更多的是想象和创作。

前段时间,老林听说龙海要建个海丝文化展览馆。老林认为,龙海海澄的月港作为重要的海丝遗址,与石码相距只有几公里。而石码建埠兴市时和月港兴盛期,在时间上吻合。他觉得不能磨灭石码在海丝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产生画这幅画的想法。到时,他想把这幅画拿去展览馆展出。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龙海 退休工 石码版 清明上河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