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漳州旅游频道 > 最新旅游新闻 > 物产丰富的玉枕岛:海丝文明地 龙江精神传

物产丰富的玉枕岛:海丝文明地 龙江精神传



  原标题:玉枕岛:海丝文明地 龙江精神传

  

  每天大量人通过渡船出入岛

  

  岛上造船业很发达

  东南网1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赖雅红 通讯员 陈锦宏)修造船、养殖水产、近海捕捞、海丝遗迹……漳州龙海市海澄镇有这样一个小岛,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商贸往来频繁。

  它的名字叫玉枕岛。玉枕岛又名“玉枕洲”,是九龙江冲积平原形成的一个典型河口岛屿,位于海澄镇北部,地处九龙江出海口,也是龙海市第一大渡运码头。全岛面积约6平方公里,岛上有近6000名居民,环岛堤岸总长约13.97公里。其距厦门仅8海里左右,属于厦门与漳州的中间地段。

  纵观历史,明清时期,玉枕岛是“海丝”古迹海澄月港的组成部分;到了近现代,为挽救九龙江两岸的旱情,玉枕村舍小我保大局,堵住西溪,让江水流入其他缺水区灌溉,这种“玉枕精神”也成为了“龙江精神”的一部分。

  岛上以养殖业为主,有数千亩的养殖基地,因水质条件优越,该岛的海产品味道鲜美可口,远近闻名。岛上居民主要以修造船、养殖水产、近海捕捞和务工为生,农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近日,导报记者探访这座富饶的小岛,了解该岛的历史、经济和商贸往来。

  历史:“玉枕精神”舍小我保大局

  1963年,闽南九龙江、晋江下游沿海地区都遭遇大旱灾,漳州平原上龙海县(现龙海市)也是受灾区。为了解决漳州平原的旱灾,龙海县决定在县境内九龙江支流西溪上,拦腰修一条二里长的大坝,逼江水流入60多里长的九十九湾大渠,东下灌溉漳州平原的十万亩肥沃的稻田。

  在九龙江西溪的下游有个玉枕大队(现玉枕岛),全靠西溪的江水灌溉和生活。西溪一堵,这个大队的喉咙就被卡死,2000亩旱稻田就插不上秧,岛上群众就喝不到淡水。“先顾十万,后顾两千;保住大局,才能保住玉枕。”在最后的紧要关头,玉枕的干部和村民一致同意堵江,让江水流入其他缺水区进行灌溉,挽救九龙江两岸的旱情。玉枕人民这种舍小我保大局的做法,后来被岛上的村民称为“玉枕精神”,并代代相传。

  相比以前,如今玉枕岛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收入也增加了,但是玉枕的精神还是不变,依旧保持淳朴、吃苦耐劳、团结精神。“每年龙海举行龙舟赛,玉枕都名列前茅。”玉枕岛村主任王南院说,繁忙时节,码头上人来人往,有些村民推车上坡,其他村民见到,都会自觉上前帮忙。此外,岛上每天外来车辆人员不断,但几乎没有听说村民与外来人员有矛盾。

  

  岛上的特色建筑

  发展:水产丰富远销全国各地

  玉枕村四面环海,是全省村级堤岸线最长的村庄。至今,村民频繁行走两岸,与外界保持紧密的商贸往来。“现在交通方便,每天渡口人员都络绎不绝,有近4000人次渡船往返于该岛,有水产输出、收购的,有劳务输入、输出的等。”玉枕村村书记许河定介绍,玉枕村离镇上仅1公里多,从岛上渡船200多米只需3-5分钟就可上岸,而渡船几乎全天候客,随到随开,除了台风天。

  玉枕村虽不大,不过该村的水产业已初成规模,并小有名气,年产值达到了2.7亿元,受益人口占了该村总人口的5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3万元。

  因玉枕村处于咸淡水交界处,这里的虾、蟹、鱼等都比较环保,味道香甜可口。“在同个市场上,同品种的虾或蟹,玉枕村的海鲜每斤可比别的村庄多卖好几元。”许书记说,该村有石斑鱼、黄翅鱼、跳跳鱼等多个品种,吸引了不少外界人士慕名前来收购、贩运。同时,优质的海产品也远销全国各地。

  如今,玉枕村的水产育苗产业也越来越红火,全村养殖水面积达到6000亩,水产种苗场达到52家。

  产业:造出大量厦门码头渡轮、公务船艇

  玉枕凭借优越的临江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修造船业。如今,玉枕村的年修造船能力上150艘,最大可修造8000吨位的船舶。

  1983年,玉枕村第一家造船厂——龙海市海澄玉枕造船厂诞生,建造了多种规格的渡船,久负盛名,并一度引领当地的修造船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别看玉枕村不大,其修造船业已小有名气,厦门码头渡轮大多由玉枕村的修造船厂建造,厦漳渡船、厦金海域的游船等都在玉枕村维修。”玉枕村村主任王南院说。

  据介绍,目前,玉枕村的修船业务已做到了江苏、浙江、广西、江西、天津、上海以及本省宁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厦门的海运(河运)船务公司,甚至还承担了部队、海关的军品、公务船艇的维修任务。这种民营船业在福建还是不多见的。

相关内容
关于
关于资讯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关于隐私
网站地图
商务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联系
联系我们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