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行当:传统金黄焙肉飘香互联网

zz.fjsen.com  2015-07-17 08:25:08  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3厚度2到3毫米的薄肉片

 9令人垂涎欲滴的焙肉

东南网漳州7月17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猪肉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无肉不成席”就是对它的写照。焙肉是漳州的一道传统美食。做焙肉得选用肉质较嫩的猪前腿肉(甲心肉),将肉切成约2到3毫米的薄肉片,浸在用厦门丹凤高粱酒、白糖、盐、味精的调料里几小时后,再晒到半干,然后才焙烤。因肉里的水分少,焙烤后色变金黄,伴有淡淡的甜味与烧烤火香味。

漳州市芗城区江滨花园的焙肉店里,每天早上6点,年过六旬的店主林必陵与妻子就开始忙碌起来。两口大铁锅上架着铁丝网,把浸好配料的肉片摊在铁丝网上,盖上锅盖,猛火把锅底烧得通红,不一会时间,掀开锅盖,肉片已烤半熟,香味飘了出来。把肉片翻面,撒上点白糖在锅底,盖上锅盖。再次掀开锅盖,油光发亮,香气袭人的焙肉令人垂涎欲滴。

 把猪前腿肉切成薄肉片

 林必陵与妻子正把肉片摊到铁丝网上

店主林必陵介绍,做焙肉源于父亲的影响,其父亲林启明早年是漳州有名的厨师,民国时在新桥头搭了座竹棚开饮食店,煎炒炖烤,样样拿得起。1955年公私合营时,在解放路成立“上林堂饮食店”,任经理,店名其中的“林”为其姓。父亲生有四子,均自幼学习烹饪,也都做得一手好菜。

“1964年招工到竹编社,当了机修工。1975年调到漳州市工艺美术厂当供销。20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厂生意萧条,只得自谋生路。”林必陵介绍道,从1995年开始就摆上了饮食摊,直到2006年因城市开展创卫活动,不能随意摆摊而不得不关店。

2012年春节过后,一直闲赋在家的林必陵萌生了再找些事做的念头。因他大半辈子从事饮食业,驾轻就熟,决定重操旧业。因以前开饮食店时做过焙肉,曾让吃过的顾客念念不忘,而且夫妻俩自己做就行,无需雇人也不用店面。2012年10月,芗城区江滨花园13号楼小区门口,他的焙肉摊开张了,使得这一传统美食得以重现芗城。随后,林必陵租下了现在的店面,更符合餐饮业的规范,也更能让大家吃得放心。

2013年11月18日,林必陵的焙肉荣获第五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农产品展销活动畅销产品奖。2014年2月,在第四届漳州小吃文化节上,林必陵的焙肉荣获“漳州味名小吃”称号。

“因焙肉是现焙现卖,肉的质量一目了然,而且价格较低,口感好,顾客吃后都会再来买。做焙肉从进料、切片、浸泡、晒干,到最后焙烤,一天下来,也够忙的了。所费的时间长,买的人多,常常供不应求,迟点来就买不到。”林必陵表示,为了使漳州的传统小吃让更多的人分享,现在也把焙肉放在淘宝网上卖,这样,天南海北的食客,也就能吃到这美食了。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漳州老行当 传统 金黄焙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