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有“大爱” 访漳州消防支队施艺伟家庭

zz.fjsen.com  2016-03-17 11:19:54  陈惠华 陈锦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3月17日讯(本网记者 陈惠华 通讯员 陈锦鹏) 2008年5月13日,他赶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2013年在任漳浦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期间,亲赴一线,全程处置7月18日8号台风“西马仑”,带领官兵连续出动17次,成功解救疏散转移群众520多人,抢救财产损失300多万元;2015年4月6日晚,古雷腾龙芳烃发生爆炸火灾,他主动请缨,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消防支队指挥员,跟千名消防官兵并肩,奋战56个小时直到险情排除,不曾离开......

从警20多年来,他带领官兵参与各类灭火救援近千次,他是现任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政委施艺伟。

“离灾难最近,离家人最远。他们接过了别人的父母妻儿,让自己的父母妻儿孤独等待。”每一个消防官兵的身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们工作的家庭。施艺伟的家庭也是如此,20多年来,他的妻子任劳任怨,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他全身心地投入消防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家庭后盾。

近期,施艺伟家庭入选“福建最美家庭”评选,这也是漳州消防系统唯一入选的家庭。近日,记者走进施艺伟一家,了解一个消防官兵家庭里平凡却感人的二三事。

“他的事业,我全力支持”

施艺伟和妻子李薇是大学同学,从同窗到夫妻,两人相知相爱了14年。携手共度的日子里,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柴米油盐。婚后,李薇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只因她嫁给了消防警官,比起普通人家的生活,她比别的女人多了份辛苦与劳累,多了一份聚少离多的遗憾,多了一份担心和牵挂,但也多了一份坚持与荣耀。

2008年5月13日,接到上级命令的施艺伟要在第一时间赶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放心出发吧,孩子我会照顾好。四川人民更需要你,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平安归来。”面对即将出发前往四川抗震救灾满脸愧疚的施艺伟,李薇反倒安慰丈夫,让他安心启程。在为丈夫送行的那个夜晚,刚出生十个月的孩子发高烧39度,多么需要父亲的关爱。李薇深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应以大局为重,毅然把丈夫推出家门,没有埋怨、没有责任,只是说了一句“一路小心,注意安全,等你平安归来。”李薇短短的言语中透着依依的不舍与无尽的鼓励。

在丈夫四川抗灾的这段日子里,她承受着家庭的重担,一边要细心照料襁褓中的孩子,一边要按时完成日常工作,更要随时关注灾区的情况,牵挂远在前线丈夫。施艺伟的生日恰巧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时候,而李薇却连丈夫的电话都不敢打。直到丈夫平安归来,为了弥补不能一起过生日的遗憾,她为丈夫补办了一个小型却温馨的生日宴会,宴会上她送了一支鲜花给丈夫。那一刻,所有爱意和言蜜语都浓缩在了花的芬芳中。

古雷爆炸事件 妻子开车送他上火场

2015年4月6日傍晚,难得休假的施艺带着一家3口外出旅行,在返程途中,他准备开车先送妻儿回家,一个电话却又打乱了他们的计划。19点07分,沈海高速常山服务区路段,施艺伟接到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全勤指挥部通报:古雷腾龙芳烃发生爆炸起火,情况危急。

“不好了!古雷px爆炸了!”施艺伟放下电话,一声大喊。原本有说有笑的妻儿,大惊失色。武警部队转业的妻子李薇,深知事态严重,当场主动提出,开车送他先去火场。夫妻俩立即换了位置。李薇开车,急走40多公里,从古雷港出口下高速,一路奔向腾龙芳烃厂区。车上,施艺伟接打40多个电话,不断向前方了解火情,向支队领导汇报情况,紧急下达一线控火、安全防护指令。

“这里危险,你们赶紧撤离!”当晚20时到达现场,施艺伟立即跳下车,并嘱咐妻子快速撤离。此时,李薇表现从容,只说一句“注意安全,不用担心我们”,便目送施艺伟奔向火场,直到看不见背影。她深知,此刻的施艺伟,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此时自己的责任就是把车中的孩子安全送回家,并照顾好孩子;她深知,此时的施艺伟,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回到家中,李薇时时刻刻关注着古雷前方的一切消息,当她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现场出现流淌火时,非常担心,却不敢打电话给丈夫,生怕影响丈夫工作,只能躲在家中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事后证明,施艺伟熟稔古雷腾龙芳烃厂区情况,熟悉此类火灾扑救方法,熟知“7.30”爆燃事故处置经验,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核心区,对稳定官兵士气、严控初期火情,至关重要。

严防死守斗火魔 突破死亡防线100米强攻

当晚8时,事故核心区域已烧成火海。所幸,几名受伤人员已被救出,安全转移。起火的607、608、610罐正猛烈燃烧,火焰高达百米,温度超过2000度。高温、烈焰,热辐射,比邻的609罐告急!南面102号常渣油罐也在冒烟!而北面的二甲苯油罐群、西面的凝析油罐群,也陷入危险境地。

增援力量,仍在路上。作为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支队消防指挥员,施艺伟果断出手,当场提出“控火、冷却”作战方案: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关闭输送管道阀门,开启失火罐区自动喷水系统,堵截火势蔓延。

而后,他将古雷港区消防大队、漳浦县消防大队和企业专职消防队,整编成3个作战编队,逼近事故核心区,控制3个起火储罐火势,同时冷却保护周边装置。

3个作战编队作为第一批控火力量,快速将战车开进火场周边150米范围,布阵到位,投入战斗。150米,是电话连线的公安部消防局火灾专家,给施艺伟下达的生死指令:不得再靠近,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伤亡。

面对冲天烈焰和滚滚浓烟,还有不断传来的管道爆裂声、塔台倒塌声,全体消防官兵不惧危难,杀红了眼。他们不断向施艺伟请示,请求靠近,靠近,再靠近。

施艺伟带领在场官兵,步步紧逼,直到将消防车、移动水泡又往前推进了100米,展开猛攻。为了带动官兵斗志,施艺伟亲自上阵,调整高压水炮射点,准确打击火势。他还跟供水的官兵并肩作战,铺设水带保障水源不断。

这场率先打响的控火第一战,有效堵截了火势蔓延。施艺伟带领官兵,在事故核心区域50米范围内,苦战近2个小时,直到漳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各方增援力量相继赶到。

连续奋战56小时 涉险开铲车运送灭火剂

4月6日晚上20时到7日凌晨0点,短短4个小时,施艺伟接打电话220来次。平均每一分钟,他都在通话。这些通话,除了向上级报告现场火情,有一大半是调拨泡沫液、灭火剂。

事发当晚,漳州境内可调拨的泡沫液,只有80来吨。这一重要的灭火物资,需要大批外援!而一旦供应不济,前方险情将失控升级,前方官兵将危在旦夕。

施艺伟临危受命,肩负起现场灭火物质调拨任务。他将现场情况,快速向省消防总队、公安部消防局汇报。当晚至7日凌晨,省内紧急调来600余吨桶装泡沫液驰援漳州,公安部则从山东、广东、江西、江苏等地,及时调拨1600多吨泡沫液,跨省增援。而为了将这些救命物质快速运输到位,施艺伟配合相关部门,连夜协调31集团军、空管部门,紧急调用专机、运输车队,搭建空地一体战备物质运输通道,确保泡沫液快速到位。事后证明,这一重要物资的有力保障,为前方控制火情、发起总攻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方鏖战正急,官兵辛苦备尝。施艺伟带领物资保障团队,肩扛、手推,涉水、摸黑,将数百斤的桶装泡沫液,送到战车前。看着战士又累又乏,施艺伟从厂区找来一部铲车,接力运送泡沫液。

铲车带来了便利,危险却时时发生。为了将泡沫液快速送到,施艺伟开铲车走近道。为了对抗高温和热辐射,施艺伟招呼战士,用冷水把全身浇湿,再穿上隔热服上阵。但是即便是这样,铲车开过,还是遇上了两三次爆炸,冲击波差点把铲车推倒。施艺伟也时时被浓烟和烈火包围,险象环生。

4月9日凌晨2点57分,大火被彻底扑灭。至此,奋战了56小时的千名消防官兵,开始整装归队。但施艺伟仍然没有撤离。现场需对罐中残夜,就行工艺排险。此时,施艺伟再次重装带队,先后5次登高查看残夜分布情况,而后进入核心事故区,提取残夜。整整3个小时,他被高温、烟雾、毒气和热辐射包围,事后,一度出现皮肤过敏、咽喉肿痛和头晕恶心。但他一直坚守现场,未曾离开。

“最希望全家人能经常围在一起”

一年365天,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施艺伟陪伴妻子与孩子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少很少,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要妻子李薇一个人来扛。作为丈夫的施艺伟心里充满了满满的愧疚。

“没事,我可以的!这是我们的家,我愿意替他担起来。我愿意给他一个无所顾虑的后方。”李薇面对着丈夫那“常常不着家”的工作,她表现出了支持、理解的态度,并用自己柔弱的肩头扛起一个家。结婚12年以来,李薇和丈夫有将近10年时间两地分居。生活中的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买菜烧饭接孩子,烧好饭以后再小心翼翼地打电话问丈夫:“吃饭了吗?天气凉了要多加衣服......”

近年,施艺伟的岳父得了肠癌,岳母得了轻度的癫痫,家庭的担子更沉重了。李薇却始终如一地坚持着,独自抚育刚刚上二年级的孩子,照顾呵护孩子之余,还尽心尽力对年迈的公婆加倍照顾。“每次感到累的时候,只要听听丈夫的声音,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李薇在这重重重压下挺过了12年,她为丈夫施艺伟担起了一个家,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地工作。

12年了,她渐渐地习惯了丈夫种种的回答———“我忙”、“你自己去吧”、“没时间”、“我得走了”,可是她却明白、支持、理解丈夫。照顾好孩子、看护好父母、替丈夫尽责,就是李薇的生活。对生活的最大奢望是什么?李薇一脸期待地说:“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共进晚餐……”

采访感言:消防员,有着伟大而嘹亮的名字,有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蕴着安宁与幸福的象征。为了社会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多少人舍小家而顾大家,多少人为此而默默奉献着。在和谐安乐的社会里,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人们说,做消防员难,做消防员的妻子更难。施艺伟夫妻二人共同用亲情、爱情的力量解决了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艰辛,用“大爱”诠释了军人的完美婚姻,共同谱写了一曲普通消防员家庭平凡而光荣的赞歌。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家庭 漳州消防 施艺伟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