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威惠庙简介
zz.fjsen.com 2016-09-21 10:30:37 来源: 我来说两句
景云二年(711年)冬,岭南潮州土著部族酋领又聚众起事,潜入漳州治所附近的岳山,陈元光闻警率轻骑出击,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军民悲痛,哀号遍野。朝廷嘉悼追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临漳侯,诏元光子陈珦接替父职。 自总章二年(669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陈元光家族祖孙六代,开漳治州长达150年,先后有6人在此献身殉职。正是由于陈氏家族几代人的坚韧不拔,前赴后继,为漳州社会安定稳定、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开元四年(716年),迁州县治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朝廷又追赠陈元光为颖川侯,并“诏立庙,赐乐器祭器,建盛德世祀之坊以表之”。经历代重修、重建,改扩建,至今已有1296年历史。历朝历代,对陈元光开漳业绩,尊崇备至,恩典有加。据史载,唐、宋、元、明、清对陈元光有21次封赠。唐之后有北宋政和三年赐庙额“威惠”;南宋绍兴二年,追赠“辅国将军”;绍兴十三年又追赠“开漳州主圣王”;乾道四年,再追赠“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分别追赠“威惠开漳陈圣王”和“高封祀典开漳圣王”等。民众感念其恩德,尊称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神系庙宇遍及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仅漳浦各乡村社建有奉祀陈圣王的庙宇200余座,台湾300余座,香火不断,世代传承,形成惠泽两岸的“开漳圣王文化”。 “开漳圣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财富。漳浦威惠庙是对台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1991年,随着台胞寻根谒祖日盛,成立了“漳浦县威惠庙游览区管理委员会”,对威惠庙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并着手进行了重建,相继引进台胞和社会贤达捐资400多万元,先后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前、中、后三殿和“盛德世祀”牌楼,使庙宇初具规模。 2009年7月,成立漳浦县威惠庙管理委员会。实施庙前广场、中后殿庙埕花岗岩石砖铺设,新建围墙、挡土墙、道路、路灯及自来水等配套项目。2011年11月,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威惠庙管委会,启动新一轮规划,根据唐、宋威惠庙规模,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1816平方米的庙区两侧厢房及山门殿的东西侧殿项目,工程总造价400万元。庙区配套日臻完善。传承圣王文化,弘扬元光精神,是各位乡亲、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愿景,积极参与威惠庙建设,出谋献策,捐资捐物,乃修善积德,造福千秋、功德无量之义举。祈望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社会贤达、信众继续慷慨资助,共襄义举。再造诏立敕建的漳浦威惠祖庙的雄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