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推荐> 正文
分享到:

生态+文化+旅游 漳州天宝万亩香蕉海带动乡村振兴

2019-11-09 12:16  来源:东南网  作者:林永清  责任编辑:陈惠华  我来说两句


林语堂纪念馆坐落在万亩蕉园中   肖国和 航拍

东南网漳州11月9日讯(本网记者 林永清)11月,南方温暖的阳光里,何不迈着悠闲的步伐,走进漳州万亩蕉海,看着蕉叶毫不拘束的竞相生长,顺便品尝一下天宝香甜的香蕉。

11月8日,“E路同行 ‘漳’显魅力”2019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漳州行大型采风团,来到了位于漳州芗城区天宝镇的“香蕉海”,体验了一把语堂故里、蕉海飘香的特色。

坐在了游览车,采访团的媒体记者们穿过了万亩蕉园,瞬间有了躲入蕉海的感觉;在林语堂纪念馆,媒体记者们对文学大师林语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林语堂天宝故居,记者们更是感受了一把大师的生活哲学······听天宝蕉韵,观语堂故居,赏万亩蕉林,好不惬意。

纪念馆前的林语堂雕像  肖国和 摄

“第一次来到漳州,看到这么大片的香蕉海 ,感觉非常的壮观!”荆楚网的记者章巧慧说,天宝镇的“香蕉海”不仅有优美的环境,还有林语堂文化,这种生态跟文化融合的景点,非常有内涵,值得一来。

漳州芗城天宝镇是盛产香蕉的地方,“天宝香蕉”因此命名,当地有“十里蕉香”的美称。2012年以来,漳州市推进“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在林语堂祖籍地珠里村规划占地面积1680亩的林语堂文化园,融合了语堂文化、蕉园风光、玉尊朝圣等旅游元素。

坐在游览车在香蕉海的栈道上  邹惠钟 摄

2017年初,天宝镇林语堂纪念馆周围的万亩蕉林被规划为漳州市委市政府“五湖四海”重点建设项目中的“香蕉海”。该项目坚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理念,以“语堂故里、十里蕉香”为设计主题,融合语堂文化、蕉园风光、玉尊朝圣、亲水滨江四大元素,规划建设栈道观光带、语堂纪念区、滨江体验区、故里游览区、玉尊朝圣区、休闲养生区、文化创作区等“一带六区”,拟打造成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天宝镇林语堂纪念馆建于2000年,2001年10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天宝镇林语堂馆长林小莲介绍说,该纪念馆体现了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其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林语堂的生平展厅,第二部分是林语堂的成就展厅。

林语堂纪念馆  邹惠钟 摄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这是林语堂先生笔下的娴雅院落。同样在香蕉海的林语堂天宝故居将林语堂位于台北阳明山的故居,按一比一的比例复制,整体“搬”回林语堂的祖籍地珠里村,林小莲馆长说,这座故居再现了林语堂人生最后10年在这栋房子生活的情景,“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林语堂先生的生活哲学。”目前,中西合璧的林语堂天宝故居已成为万亩蕉海中新的文化地标。

媒体记者认真听着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 肖国和 摄

突出语堂故里、蕉海飘香特色,挖掘语堂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开发语堂衍生文化产品,把生态农业和人文、旅游融合起来,促进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近年来,天宝镇珠里村依托自身优势,以“语堂故里,千亩蕉海”为发展主线,在香蕉、语堂文化和文旅产业上多点发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做强香蕉品牌与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东南网采访采风行记者 肖国和 摄

2018 年珠里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32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7%,全村 9 户贫困户于2016年全部脱贫。2019年,珠里村入选漳州市“乡村振兴 345示范工程”示范村和标杆村。游客来到珠里村,既能享受秀美蕉海风光,品尝天宝香蕉,又能充分感受文学大师的魅力,让人“来了不愿走,走了还想来”。

采风行媒体记者在林语堂纪念馆前合演  肖国和 摄

据悉,今年,漳州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部署,实施漳州市乡村振兴“345”示范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竞赛村22个、标杆村12个,初步探索了“三产融合”“村企联动”“漳台合作”“人才驱动”“党建引领”等五种乡村振兴“漳州模式”,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等“五个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

 

更多>>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联系电话:0596-2956089 广告服务:0596-2960867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6-2956089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