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霄七高磜 探访革命年代“隐秘的角落”

zz.fjsen.com  2021-09-29 22:25:1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云霄县下河乡七高磜村有一座不起眼的建筑,是七高磜村老祖祠,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云和诏县委联络点和闽南地委交通站分站,承担着联系群众、传递信息、接待往来人员、议事的重任,在这个“隐秘的角落”,曾有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舍生忘死,书写下一段段惊心动魄和光芒如炬的奋斗历程。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这座老祖祠在1994年修葺后作为革命遗址对外开放、供人瞻仰。老祖祠坐东北向西南,正厅供奉着七高磜村的列祖列宗,两侧回廊的墙壁上悬挂图片,介绍云和诏县委的一些活动情况。如今,伫立在老祖祠斑驳的墙壁前面,游客能依稀感受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艰苦斗争的光辉足迹。

云霄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专家方志南表示,七高磜是云霄革命历史比较早的红色村庄,早在1929年,饶和埔诏县的几个领导余丁仁、谢卓元、朱赞襄都曾到七高磜这一带乡村,访贫问苦,撒播革命火种,到1933年,饶和埔诏县委特别派出几个工作人员阿生、林大术还有林坤桃,以打铁修理容器为名,到七高磜这一带乡村,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会、赤卫队,开始开展武装斗争。

1936年以后,云和诏县委成立之后,就成立了云和诏第四区委,许大贵点燃了仙石一带的革命,然后,把斗争向七高磜这一带乡村延伸。1936年11月,七高磜村党支部成立,从此,七高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14年,直到云霄解放。

云霄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专家方志南说,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主席于丁仁曾经带领饶和埔诏游击队在这边打土豪,镇压反动分子,1935年9月份,卢胜率领红三团六连也曾在这边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到1936年之后,就是成立闽粤边独立营之后,卢胜任独立营营长,多次到这一带开展革命斗争,组织基干队开展武装斗争,所以这一期的斗争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所以这一带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又是当时云霄最早的,当时除了坪水之外,云霄当时有八个党支部,七高磜支部就是其中一个,所以它是一个革命斗争历史比较悠久的红色村庄。

1937年之后,因为“月港事件”的发生,党的活动暂时转入地下,七高磜跟许多红色乡村一样,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暂时停止武装斗争。直到1946年3月份,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乌山革命根据地,七高磜开始恢复武装斗争。

当时,云和诏县委就派张水满在这边,在七高磜利用这个地方,这个老祖祠,七高磜老祖祠,设立云和诏县委联络点,还有三个工作人员,叫做张龙发、张郁枝和张仔坎,在这边设立一个云和诏县委联络点,主要任务就是第一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第二,就是传达信息,把闽南地委和云和诏县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各个支部,各个基层单位,同时,把下面的信息汇总传递到闽南地委那边去,第三,就是接待往来的地下工作人员。

1947年9月份,随着斗争形势的好转,闽南地委决定成立闽南地委交通总站,下面设立五个分站,七高磜就从1947年9月份起成为闽南地委交通总站七高磜分站,开展统一战线活动,一直坚持到解放之后。

红色基因激荡着红色力量,在山沟沟里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庄便有中国革命的生动映射。七高磜很偏、很小、很平常,但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七高磜这样的古老质朴的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养育了党和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历史场景几经转换,美丽村庄的红色印迹始终清晰,而发展的勃勃生机更加催人奋进。七高磜,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无数的荣光,在今天,更应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样板。

云霄县下河乡七高磜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深根表示,他来到七高磜村之后,和村党委积极配合,立足村情实际,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建设任务,以打造“三色旅游”为主线,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朱乔柽 朱淮杰)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