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成功吊装

zz.fjsen.com  2023-02-18 10:30:45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2月1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中核集团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为后续安装冷试及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华龙一号”是全球唯一按期建成投产的三代核电首堆工程,首批4台机组已全部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目前国内批量化建设进展顺利,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核电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当天,随着风速测量符合标准,吊车缓缓将重约420吨的外穹顶吊离地面,经过变幅、升钩、行走平移、调整等一系列高精度动作,平稳落钩就位在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筒体上。

外穹顶钢衬里为“华龙一号”的主要钢结构,位于核岛顶部,是一个直径约55米、高度约13米的多曲面组合壳体,由五层共89块预制单元体构件组成,主要功能是充当外穹顶顶部混凝土模板。该机组内穹顶已于2021年10月吊装完毕,内外两层穹顶对应“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本次升级将进一步提升机组安全性。

对于“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台机组,漳州项目团队设计了系统高效的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施工工艺,用技术创新赋能高质量工程建设。面对外穹顶直径大、壁薄、变形等问题,设置了专用吊具和16个吊点,使重心位置最大程度接近外穹顶中心垂线,确保吊装顺利;将以往传统脚手架模板体系优化为一体式钢结构整体模块,不仅避免了脚手架施工和使用中的安全风险,也让“华龙一号”土建总工期减少了3至4个月;采用类似“环形积木堆叠”的核岛筒体模块化施工,大大减少了碳排放;无导轨焊接机器人的应用,提升了施工工效和美观度。此外,考虑到外穹顶吊装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项目团队提前梳理吊装前各项先决条件,模拟吊装路线,反复演练,开展安全、质量专项检查,为外穹顶吊装工作顺利完成做好充分准备。

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闽南日报记者 郑斯楠)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