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花,亦须韧性与等待

zz.fjsen.com  2023-03-01 09:52:25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31岁的花艺师黄艺伟有一双年轻人少有的布满老茧的双手——因为长年精钻花艺盆景,他的手十分粗糙,指纹像年轮一样刻在手指上。

这双不太漂亮的手,却能把一丛丛娇柔的蝴蝶兰摆弄得亭亭玉立,摇曳生姿。回望10年从艺之路,他说:“人生就像这双手,蜕了好几层皮,才会愈发坚韧。”

“成为花艺师,缺了韧劲可不行”

2011年,从小喜欢怡弄花草的黄艺伟,在大学志愿书填上了园艺专业。

临近毕业,全班近50号人到漳州新镇宇生物科技公司实习,和大棚里的花匠一起做着花卉盆景摘叶、浇水等简单的活计。一个月下来,不少耐不住性子的同学把草帽一甩,嘴巴一噘:“大学学了三年,就让我们干这个?”有同学开始在作业区间或叽叽喳喳玩耍起来,或者溜着缝隙玩起手机。黄艺伟却不同,每天按时按量完成交办的任务。“实习期老师傅一般什么都不教,只让你打杂,要的就是磨一磨你的性子。”这一切,都被从事40多年蝴蝶兰花艺盆景设计的吴建志看在眼里,“这年轻人做事专注有韧劲,能成事。”

实习期后,他师从吴建志,成为那个班唯一留下来的学生,开始学习蝴蝶兰盆景设计。

第一课也简单,学的就是拧钢丝。

蝴蝶兰组盆设计,通常都会用一根钢丝固定蝴蝶兰的花茎,这样蝴蝶兰就不易折断。“弯钢丝时手要握住钢丝上端,用巧劲顺着蝴蝶兰的弧度向下弯。”但如何弯出一个圆滑的锐角,却有很深的门道,“力道大了容易把钢丝掰折,力道轻了又不能达到固定蝴蝶兰的效果。”单单练习弯钢丝这个简单动作,黄艺伟一天就要训练上百根。常常摩挲钢丝,让他的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茧子,又痛又麻,拿碗吃饭时手也在抖。即便个中苦楚,黄艺伟就像一个坐标一样,扎扎实实立在盆景前。直到最后一朵花的造型尘埃落定,他的意识才从设计的思绪中走出来,扭动一下僵直已久的身子,再看时间,已是午夜。

他的刻苦,连师傅吴建志都于心不忍,母亲也颇为心疼:“做花艺太苦了,还是别干了!”整整两载寒暑,黄艺伟吃住、劳作都在大棚,没有假期,只为将蝴蝶兰盆景制作工艺的每一个环节牢记于心、娴熟于行。“成为花艺师需要持续学习与进修,缺了韧劲可不行。”黄艺伟说。

“不断沉淀和打磨技艺,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看似工序简单,却秩序严谨、环环相扣。

一盆蝴蝶兰盆景制作,一顿弯弯绕绕的操作需要花费近半个小时。“因为蝴蝶兰一支多头,随着摆放位置不同、高低设计不同,一丛蝴蝶兰组盆就会有层次肌理的相应变化,任何一次组盆设计,结果可能是精美艺术,也可能是一团乱麻。”经过黄艺伟悉心手作,每一朵蝴蝶兰仿佛有了各自的性格和气度,相拥在一盆中虽然“热热闹闹”却也轻重有度、相得益彰。不少客户对他制作的蝴蝶兰盆景都赞不绝口,“黄师傅设计的蝴蝶兰盆景,蝴蝶兰好像蝴蝶一样飞起来了。”他的作品也走入更多国外家庭的摆设,“要让更多外国人看到,这美丽的蝴蝶兰盆景来自中国。”黄艺伟说道。

“虽然工艺精湛却赚不到钱,这是不少花艺师面临的现状。”令黄艺伟尴尬的是,每次和别人提起自己的职业,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皱起眉头:“是园丁吗?这行业有什么前途?”毕业近十年,他的大学同学几乎都奔向更有“钱途”的行业,“有的同学成了房产销售,有的做起了生意。如今还在和花草打交道的,只剩下我一人。”更令黄艺伟悻悻然的是,就连他的爸爸妈妈也曾劝说他放弃花艺,选择热门的建筑行业或考公职,“老一辈的观念就是子女要选一份稳定的职业,过上安稳的日子”。

黄艺伟说:“花艺和所有手艺一样,都需要不断沉淀和打磨技艺,才有广阔的前景。”如今,作为母校的兼职教师,他常常和学弟学妹们谈起花卉的市场价值、进出口情况和花艺师市场需求等方面情况,勉励更多人加入花艺师的行业中。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黄艺伟默默地从事自己热爱的蝴蝶兰盆景技艺。他不再闭门造车,想到外面的世界去拓宽视野。他不再囿于实操,也想学习花艺效果图设计,把更多奇思妙想在图纸上勾勒。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黄艺伟每年研发的蝴蝶兰造型盆景达5种,目前自主设计的蝴蝶兰款式近30种。他的作品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多个奖项。近三年来,他参与设计了市区公园年宵花展、三角梅展、菊花展、植物科普展等。

今年年初漳州古城布置的菊花展上,黄艺伟参与设计的盆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好评如潮。他的爸爸妈妈也闲不住,呼朋引伴到现场给儿子“捧场”,不会玩微信的老两口还让黄艺伟把拍下来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再附上一句得意的文案:“今天到古城,来看看咱儿子设计的菊花展啦……”(闽南日报记者 陈慧慧)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